我靠撒钱名留青史: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撒钱名留青史》 70-80(第5/13页)


    皇后宫里,大皇子见派去的太监回来,急忙问道:“陛下可下旨了?”

    太监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回王爷,旨意已下!”

    大皇子歪嘴一笑:“我那好弟弟可是被黜落了?”

    太监又答:“陛下让礼部先查证此事再做处理。”

    “什么?!”大皇子歪着的嘴还没来得及还原,当即怒道,“这还用查?”

    “你急什么,出息,”皇后白了大皇子一眼,说,“左右事情是真的,苏和就是想包庇也没用。”

    大皇子听了顿时安心,他秦寒之这回落榜落定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4-17 23:55:57~2024-04-19 00:2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酒味月亮 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074章  牧野闻歌

    ◎大乾王孙◎给事中上奏唐孟龙名声败坏一事, 南淮笙事发的当天晚上便听到了消息,不过不是从杜尚书口中,而是崔二告诉他的。

    南淮笙:“此事当真?”

    崔二瞪着一双眼睛说:“千真万确,手下的人在酒楼吃饭时听人说的。”

    南淮笙当即觉出不对来:“给事中上奏一事发生在今日早朝, 消息怎么会这么快就传到民间酒楼了?”

    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 竟然将谁上奏揭发, 谁出言反驳, 皇帝又命谁查办都说得一清二楚,这可不是等闲之辈能知道的消息。

    事出反常必有妖, 南淮笙也是看多了买网络水军刷热搜的手段,立刻反应过来这事是有人故意散播的, 目的恐怕就是为了将事情闹大。事情一大,民间定然舆论哗然, 届时为了安抚一众举子,维护朝廷的威严,礼部尚书无论如何都只能严办此事了。

    可背后之人对付唐孟龙又是为何?

    南淮笙这么想着便这么问了,没想到崔二当即便说:“那些人还说秦王与唐公子结保要被连坐黜落。”

    “结保连坐?”南淮笙一惊,原来背后之人目的在这儿。

    南淮笙这下坐不住了,那些人若只是想搞唐孟龙,苏尚书说不定还能周旋一二, 可若是冲着秦寒之来的,那些人势必无所不用其极,恐怕唐孟龙夹在中间不死也要脱层皮。

    他心里着急, 当晚便让崔二带他翻墙出了尚书府又悄悄转进秦王府。

    见到秦寒之时, 这人正在书房忙碌, 南淮笙当即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秦寒之。

    秦寒之只倒了杯茶放在他手中, 说:“别急, 先歇息片刻。”末了又拿出一张锦帕用水润湿后给他擦去手的脏污。

    南淮笙大晚上得翻墙翻墙过来确实累得慌,两只手上也蹭满土灰,手腕处甚至还有点破皮,虽没渗血,但泛红的伤口落在白皙的皮肤上极为显眼。

    秦寒之见他乖乖饮茶,又取了伤药给他抹上,这才说:“此事我以召唐孟龙问过,淮笙不必忧虑,过几日自见分晓。”

    南淮笙眨了眨眼睛,这意思是其中还有可以翻盘的隐情?

    之后几日,唐孟龙因□□狎妓名声败坏而被给事中奏报圣听一事忽然在京中传得风风雨雨,此次春闱的考生无不关注。

    要知道这种事私底下做得却说不得,便是平日里说一说也只当个风流韵事,可如今正是春闱后等待放榜的时间,考生的名声那可就是关乎判卷的大事了。更何况此事一旦坐实,会被黜落的就不止唐孟龙一人,而是连与他互保的另外四名考生同样会受影响。

    而与唐孟龙结保之人有谁?

    据说不仅有名噪京城的柳三易,又有名震姑苏的文仲明,可这二位都是次要的,据传结保之人中还有今科下场的秦王秦寒之!

    唐孟龙之事若是坐实,那秦王岂不是也要受牵连?可秦王乃是七皇子,皇帝的亲儿子,这事朝廷会如何处置?

    京中文人无一不关注此事,朝中大臣更是时刻盯着礼部的动静,这事若是轻拿轻放,礼部尚书苏和这个秦王外祖父是不是以公徇私?这事若是重罚,秦王这个皇储候选人之岂非彻底失去一争之力?

    不管结果如何,对支持鲁王的吴太师一派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最后传言愈演愈烈,礼部不得不公开问审唐孟龙一事。

    这日,礼部尚书与左右侍郎升座,唐孟龙立在堂下,前来观看问审的中举子则围在堂外,南淮笙与文仲明及几位友人也在其中,唯有秦寒之因为涉及其中有身份卓然所以留在王府避嫌。

    苏尚书沉声朝堂下的唐孟龙问道:“我且问你,给事中参你春闱前后多次流连烟花巷,可有此事?”

    唐孟龙老实回答道:“回苏大人,确有其事。”

    礼部左侍郎吴腾当即得意地一挑眉,朝苏尚书说:“既然此人已经亲口承认,说明给事中所参之事属实,便请苏尚书奏报陛下罢。”

    一旁的右侍郎欧阳休眉头微皱,出声道:“如此未免太过武断,况且给事中所参乃是唐举人名声败坏一事,今日众举子就在堂外,不如详细问询?”

    苏尚书微微颔首,朝唐孟龙道:“你可有话要说?”

    唐孟龙当即拱了拱手,说:“学生确有话说。”

    吴侍郎闻言眼神犀利地等了唐孟龙一眼,且看此人如何狡辩。

    唐孟龙面色不改:“学生数次去烟花巷是为了寻一名唤作秀娘的女子,”吴侍郎一副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唐孟龙,就听唐孟龙又说,“秀娘容貌与先慈有几分相似,又与先慈一样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学生每每心情低落之时便去寻秀娘听琵琶。”

    他说着面露怀念之色,显然是想起来自己已故的母亲:“二月十七出贡院那日,学生一名友人因在号舍中风寒发热而昏倒,先慈当年便是因此病故,学生心中一时伤感,所以又去寻了秀娘。”

    苏尚书捋了捋胡须:“原来如此,倒是个纯孝之人。”

    吴侍郎却冷笑道:“空口无凭,本官又岂知你是否在胡言乱语?”

    欧阳休想了想,说:“即使如此当然有人知晓此事,不如将证人召来一问?”

    苏尚书点头应允,于是文仲明与那位秀娘便作为证人被召到堂上。

    文仲明说:“禀诸位大人,学生曾见过唐孟龙之母,这位唤作秀娘的女子确实与唐夫人的相貌有几分相似,”他说着取来一支木匣呈给苏尚书,“此画乃唐夫人在世时唐孟龙为其所画,诸位大人可与秀娘对照。”

    苏尚书打开木匣取出画卷,展开一对比,发现画中人竟然与秀娘当真有几分相似。

    吴腾不信邪,又瞪向秀娘:“你有什么话说?”

    秀娘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当即便颤巍巍地老实交代道:“唐公子确实时常来寻我听琵琶,至于我与他母亲相貌相似一事倒是未曾听他提起过。”

    吴腾面上一喜,当即就要拿无言乱语企图逃脱罪罚的唐孟龙是问,结果就听秀娘又说:“不过唐公子倒是留过几首诗词,草民今日带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