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60章 此去经年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60章 此去经年(第1/2页)

    册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次,皇帝只是留中不发,不再发怒。

    后宫之中,皇后急得团团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李云平进来的时候,便瞧见皇后肉眼可见的焦躁。

    他微微皱眉:“母后。”

    “三郎。”

    皇后看见他连忙上前:“快坐下,母后有话跟你商量。”

    她脸上的热切和疼爱,让李云平有一瞬间的恍惚。

    年幼的时候,李云平心底曾经嫉妒过长兄,因为他处处都比自己出色,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疼爱。

    相比起来,自己脾气暴躁,不爱读书,从来不是兄弟之间受宠的那一个。

    可如今皇后的热切,却只让李云平觉得心冷。

    李云平还是坐了下来,看向对面的女人:“母后,如果是为了册立太子一事,那就不必再提了。”

    皇后脸色一沉,拧眉道:“平儿,母后是为了你好。”

    李云平脸色平静的看着她:“母后若是为了我好,那就应该知道孩儿志不在此。”

    “你到底在想什么,平儿,那可是世界上最最尊贵的位置,你不要,可曾想过沈氏要不要,谦儿要不要,放弃了这大好机会,只怕你将来的子子孙孙都要怪你。”

    李云平沉声道:“沈氏和谦儿都能懂我,至于子子孙孙,到时候我都死了,他们要怪就怪,老子懒得理会。”

    “平儿!”

    皇后惊叫一声:“到底是哪里除了问题,你跟衢儿是一个肚皮出来的亲兄弟,为何不能跟他学一学?”

    “从小你就不听话,好好的读书不肯,偏要练武,从军之后让你留在兵部,偏要跑到军营里,在外风餐露宿难道就是你想要的日子吗?”

    李云平看向亲娘:“是,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母后不是一直知道,我不如大哥沉稳,不如二哥听话,也不如七弟聪明。”

    皇后脸色一变:“你只有一位大哥,哪来的七弟!”

    “赵云安是永昌公,他是外臣。”

    李云平只定定的看着她。

    许久,他收敛了神色,起身问道:“母后,你执意要争,到底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

    皇后脸色阴沉。

    李云平继续说道:“你是父皇的结发妻子,是大魏的皇后,大哥是你最为疼爱的孩子,瑾儿他也是你的血脉,为何不可?”

    “亦或者你是担心瑾儿成了皇太孙,到时候外戚一族不再是刘家,而是卢家?”

    皇后猛地否定:“本宫怎么会这么想,本宫只是担心瑾儿年幼,先帝的教训还不够吗?”

    说完这话,她又拉住李云平苦苦哀求:“平儿若是不想争,那母后也不逼你,但如今衢儿不在了,你能不能留在京城?”

    “就当是帮你大哥看护瑾儿也好啊。”

    李云平皱眉,低声道:“母后,有父皇和七弟在,儿子在不在也是一样的。”

    “父皇尚且年轻,有的是时间好好教导瑾儿,母后不必多忧。”

    “再者西南未平,儿子不能久留京城。”

    皇后沉了脸色:“你们父子就这么放心赵云安。”

    “陛下如此重用,谁知道赵家会不会是第二个丁家。”

    果然如此。

    李云平心底微微叹了口气,却依旧解释:“赵家与丁家不同,安儿从未有过不臣之心。”

    “母后难道不知道,安儿若是愿意,如今哪里轮得到瑾儿。”

    皇后脸色铁青的看着儿子:“你居然知道。”

    “你知道,却还心甘情愿的去西南,李云平,你到底是不是我儿子,竟然坐视皇位他让,也没有心思争一争,本宫没你这般没出息的儿子。”

    李云平以为自己会很伤心,但真的等到这一切,他反倒很是平静。

    也许是成长的过程中,赵骏与刘氏生怕闹出兄弟阋墙的事情来,所以教养三个儿子的手段大不相同。

    曾经李云平从未想过要跟大哥争抢世子之位,如今也不想要皇帝之位。

    他只静静的看着皇后发怒,砸烂了一屋子的花瓶。

    等她气喘吁吁的停下来,李云平才又道:“母后若是不信,大可以在旁看着。”

    “你们一个个的,都不知道本宫的苦心。”皇后低吼道。

    李云平却不想再说,他深深行礼,转身离开。

    册封皇太孙的圣旨下来第二日,李云平再一次带上了妻子和儿子,离开了京城。

    这一次,他甚至没把李谦留下。

    李瑾成了皇太孙,由皇帝亲自教导,时时刻刻跟在皇帝的身边。

    太子出殡之后,李妤李诚两个又被送出宫廷,常住在永昌公府。

    一时之间,后宫彻底的冷清下来,除了皇后与太子妃之外,后宫平时都冷冷清清。

    皇后的心思瞒不住人,赵云安自然也略有察觉。

    他自问无愧于心,至于其他的,就等时间来证明。

    众人都以为太子一死,皇长孙上位,赵云安定然会抓住机会迅速攀升,成为大魏最有权势的官员之一。

    但事实上,赵云安依旧留在工部,大半的时间都耗费在种子田。

    一干就是五年。

    又是一年秋收,种子田里有两位特殊的人。

    赵云安带着斗笠,弯腰收割着稻子,他显然已经干习惯这活儿,很快就收割完一轮。

    等他直起腰回头,就瞧见太子李瑾笨手笨脚的动作。

    赵云安微微一笑:“瑾儿干得不错。”

    作为平日养尊处优的太子,李瑾虽然速度慢,但却干得像模像样,实在是非常难得。

    李瑾笑了笑,他年级越大,模样越像过世的李云衢。

    “不如七叔动作快,一想到百姓们每年都是如此辛苦,瑾儿顿时觉得处理政务不算什么。”

    赵云安笑着想摸摸他的头,一看手上的稻芒又放下。

    “西南的粮种果然不错,今年之后应该能大面积普及,到时候百姓的收成一定会更好。”

    一提起这事儿,李瑾也带着几分雀跃:“多亏了七叔,这几年大魏风调雨顺,百姓们收成一年比一年更好。”

    “应该多亏陛下才是,若无陛下英明神武,哪有我施展拳脚的地方。”

    李瑾笑起来:“七叔你太谦虚了,百姓们现在都称你赵神农。”

    曾经旁人都在看种子田的笑话,觉得赵云安捣鼓到死也不见成绩,哪想到一年年下来,赵云安摸索出来的种田技巧、优化良种,却已经给大魏带来丰厚的利益。

    百姓们感恩赵云安的付出,称呼他为神农。

    如今大魏可以不知道皇帝,却不能不知道赵神农,因为他能让百姓们吃饱肚子。

    收割了一阵子,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