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皇太女》 20-30(第16/21页)
近桃花别业所在的山脚附近,四下僻静无人,期间遭遇数拨部曲巡逻,都被苏惠有意无意及时避开。
“有漏洞。”苏惠指指点点,“只要一口咬定运气够好就行。”
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无相山下这么大一块地方,沈王两家就算立刻把人全都洒出来四处巡逻,也不能完美照顾到每一处,必然会留下许多巡逻死角。
更何况事发突然,忙中出错,越忙便越是容易生乱。
到了山脚下,景昭没有立刻吩咐停车,而是由苏惠谨慎择选了一个僻静不起眼的角落,将马车驶过去。
马车停在这里,既不容易被发现,又不显得鬼鬼祟祟刻意隐藏,简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就是这里了。”苏惠满意停好马车,待要扶景昭下车,忽而神色一变,“有人!”
他的话音落下,与此同时,景昭也听到了渐渐逼近的马蹄声。
一点淡淡的灯火出现在黯淡的夜色里,与苏惠手中提着的那盏灯相映成趣。
“……”
苏惠不易察觉地上前半步,将尚未下车的景昭挡住,凝神望向驶来的那辆马车。
那是一辆青盖马车。
前没有开道,后没有随从,车前坐着一个褐衣车夫。
夜色将落未落,山林外幽幽灯火。
两辆马车相对,仔细一看这幅配置,恍惚间便像在照镜子。
来人是谁?
该怎么办?
难道要无功而返,铩羽而归?
刹那间景昭已经做出了判断。
“有马有车,没有随侍,对方不会是普通人,目的说不定和我们相似。”景昭低声道,“挑灯!”
话音出口的瞬间,苏惠已经明白了景昭的意思。
他手一扬,将灯高高挑起,毫无半分不敢见人的意思,任那盏灯照亮了车壁上弘农苏氏的家徽。
那辆车速度渐渐缓了,但它没有停下来,在看到看见苏惠的举动后,继续向前。
很快,两车之间只剩数步距离。
这个距离足够看清家徽,对方车前那名车夫定睛细看片刻,同样挑起了自己车前的灯,映出一道繁复的徽记。
“丹阳顾氏。”苏惠眼光锐利,头脑飞速转动,想起了对方车上家徽的来历,低声隔帘道,“是丹阳顾氏主枝用的徽记。”
“原来是弘农苏氏,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为幸事。”
对方的车帘徐徐挑起。
一道若隐若现的缥缈的身影出现在帘后,传来清越的声音:“在下丹阳顾照霜。”
“见过顾郎君。”
苏惠同样打起车帘,露出了景昭头戴帷帽的身形。
她的语声不疾不徐:“久闻丹阳顾氏声名,心慕已久——在下弘农苏和。”
第28章 狐妖(五) 他们的全副心思,此刻大半……
耳闻则诵, 过目不忘。
这两项本领,是景昭生下来时就从娘胎里带出来,而后五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伪朝皇女生涯中不断打磨, 最终练至炉火纯青。
对面那辆车中声音传来时, 景昭觉得有些熟悉。
当对方自报家门,说出顾照霜三字时,景昭已然完全想了起来。
从对方开口到结束,不过五息时间。
这一切很快,然而景昭的思绪最快。
然后, 她像是什么都没有意识到一样, 平静开口,说出了在下弘农苏和。
青盖马车中,映出一道缥缈的身影, 如梦似幻。
夜色降临, 天边一轮弯月若隐若现,溶溶月色斜斜洒入车中,将那道帷帽白纱及腰的身影映得更加朦胧。
帷帽下, 裴令之眼睫微抬。
对面那道清丽的女子声音落入他的耳中,有些熟悉,仿佛不久之前刚刚听过。
很巧,他的记性不错。
并且,和景昭不同,自从四月入庐江, 住进仰泽园后, 他很少外出,更少见外人。上一次到人多眼杂的地方去,就是五月二十四那天去了城西马市街, 恰巧目睹王七郎闯下的惨祸。
他的眼睫轻轻眨动,睫羽在面颊上落下两道乌压压的阴影。
帷帽下,裴令之的唇角一点点拉平,然后弯了起来.
深黑夜空里,那轮弯月并未完全现形,反而变得愈发浅淡,仿佛只要一阵风吹过,便会从天穹上消失。
山林间雾气渐起,淡薄缥缈,为头顶翠绿枝叶与脚下狭窄石阶都披上了一层轻纱。
景昭与裴令之并肩而行,步伐不疾不缓,宽大袍袖时而交错,淡青与月白交相辉映。前方灯火幽幽,映亮他们身前数级石阶与阶外青树翠蔓,令人想起古书传奇中夜游山林遇见的山妖精魅。
想到这里,景昭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既然想笑,她便真的笑出了声。
裴令之稍稍侧首,好奇问道:“女郎为何发笑?”
景昭以一句诗作答:“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伴随着景昭轻声念诵,前方那名年轻侍从稳稳持着灯盏,在林中隐约投下飘忽不定的影子,山林深处的阴影里,时而传来细碎声响,那是禽鸟振翅低鸣。
这句诗出自前齐一首很有名的写景诗,虽然诗中描摹的并非山林,而是江水,用在此刻竟然莫名合衬。
但景昭真正作为答复的,并不是这两句诗。
话至末尾,语调转低,身旁耳畔另一道声音恰到好处地传来,补足了后两句。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这两句诗承接景昭所念的前两句,指的是诗人看到江心炬火、栖鸟惊飞,想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在作怪,认为‘非人非鬼’,不知何物。
但此刻他们正扮演着那个令‘江心火明、栖鸟惊飞’的非人非鬼角色,如此曼声念来,有种心照不宣的奇特好笑。
只听裴令之缓声念诵完后两句,语气中也似带了笑意,旋即极其自然地问:“空林夜寂,女郎孤身至此,也是效仿晋朝名士李丹阳的举动,夜游寻仙吗?”
按照时下南方崇尚清谈务虚,寻仙论道的风气,夜游山林绝不是一件稀奇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南方推崇名士的冲虚清淡,却并非真的推崇尚俭朴素之风。相反,南方世家所崇尚的恬淡超然,是一种更为奢侈的作风。
譬如裴令之话中所提到的晋朝名士李丹阳,极受南方名士效仿敬慕。李丹阳出身当时的名门李氏,他每次夜游,看似素车轻骑,徒以素琴美姬相伴,但事实上,要确保他的绝对安全与舒适,就需要出动近百名婢仆事先为他清扫前行道路,泼洒清水洗尘,并在道路两旁燃起手臂粗细的珍贵明烛照亮前路,单单一次夜游烧掉的烛火就价值万钱。
这或许正是他们刻意追求的效果。
越是淡然写意,便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