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70-80(第7/29页)

她拿一个不存在的未来跟胤禛闹腾,一则没法解释她怎么知道的,二来就算拿梦来说,胤禛也会觉得她无理取闹,影响她形象。

    与其说是吃醋,不如说是占有欲作祟。

    正好小别一番,她忙其他的事,也可以消化掉这股子情绪。

    “你去帮我把干娘请过来,我把土豆和番薯的样子画出来,你叫人送去御前。”耿舒宁换了话题道。

    “对了,给我准备一下认亲的东西,过几日我跟家里说一声,再正式认亲。”

    晴淑见主子坐直身体开始忙碌,便不敢再问,紧着出去安排。

    耿舒宁跟老梁氏商量了一番。

    太上皇因为耿舒宁的话,接过了玉米种植一事,秘密种植的皇庄离温泉庄子不远。

    比起庄子上的老庄稼把式,老梁氏更有经验。

    太上皇的意思是叫老梁氏偶尔过去指点一下,先种出一部分玉米来做种子,也种出个结果来。

    给文武百官看看,谁也不会嫌粮食多,耿氏名垂青史的好机会,叫他们积极安排百姓们种植。

    “老天爷!给天子办差,我老婆子不是做梦吧?”老梁氏一听是太上皇吩咐的差事,腿都软了。

    “哪个敢不愿意!我们梁家祖坟都冒青烟了,有事儿只管差我便是!”

    耿舒宁被逗得直笑,“那就劳烦干娘啦!”

    “只是得辛苦您警惕些,除了种地,其他的事儿不管谁问,您都一个字别说,只管叫他们来问我。”

    老梁氏猛点头:“贵……宁儿你放心,老婆子知道轻重,多余的话我保管一个字都不说!”

    *

    墩儿年纪还小,由老梁氏带在身边。

    耿舒宁给祖孙俩安排了粗使嬷嬷伺候着,出行则跟着两个暗卫。

    不是她不想安排更多,老梁氏习惯了乡下的日子,死活不肯过老封君的生活,不习惯身边有人伺候,耿舒宁便随她去。

    安排好了老梁氏,种植这一块算是交了出去,有太上皇和皇上操心,她不用再管太多。

    也就空出功夫来做其他事情。

    南下路上,耿舒宁虽没跟在胤禛身边出行很多次,沿途也见到不少难民和灾民,见过日子极为清苦煎熬的河工,知道南地水患有多严重。

    夏季雨多,治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旦遇上大的水患,百姓们日子就更不好过。

    若非怜悯这些百姓和河工,她当时也不会死命护张鹏翮。

    可能是落水叫河水冲刷的,耿舒宁脑子反而更清醒了些,记起了上辈子小时候的不少事。

    其中一桩就是洋水泥,山里人都叫石灰泥。

    沥青马路和玻璃什么的,要么配方完全不知道,要么太复杂她根本没记过,实在无能为力。

    可洋石灰,她记得就是熟石灰加矿石磨成粉。

    当时村里做这个的时候,她大概五岁,只隐约记得,村长大伯叫人挖了大坑。

    往里面倒很多水,再倒生石灰,裹着兽皮大衣拿撑竹筏的杆子绑上铁疙瘩搅。

    水坑里跟煮面疙瘩一样反应很久,才能得到熟石灰。

    而后用小孩子平时在外面打火玩儿的滑石磨成粉,跟熟石灰粉掺在一起和泥。

    铺平了以后,差不多十天半个月,能变成灰白色的水泥地面。

    看着跟大城市灰色的水泥路是不一样,经年累月还会出现小裂纹,但总体来说非常结实,不会有大的开裂。

    耿舒宁不是个贪心的人,这样的程度足以让马车平稳前行,提高运输和行进效率。

    若是造价不算高的话,甚至河堤也能用得上。

    她努力回忆着过去的步骤,一点点细化,准备叫人安排在庄子里做实验的时候,太后跟前的乌雅嬷嬷突然来了。

    *

    许久不见,乌雅嬷嬷比以前客气了许多,一见面就给耿舒宁蹲礼。

    “老奴请居士安。”

    耿舒宁赶忙过去将人扶起来,“嬷嬷这是做甚,可折煞我了。”

    她心里有点不妙预感,抢在乌雅嬷嬷前面把好话说全。

    “我刚还想着,过两天是太后娘娘的千秋,正好我抄了好些《长生经》,在佛前供奉了九九八十一天,想叫人送去圆明园,贺太后娘娘福寿安康呢。”

    长命百岁只是说说而已,老人信奉活到九十九就是大福,供奉佛经也是九九之数为上佳。

    而且算日子,乌雅嬷嬷听出来,耿舒宁这是南下之前就抄好了的,面上笑意更真切了些。

    她扶着耿舒宁坐下,笑道:“居士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为何不亲自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呢?”

    “您出宫后,主子时常念着您呢,总说别人没有您贴心。”

    耿舒宁一听这个‘您’字,头皮就有些发麻,乌雅嬷嬷这是把她当后宫主子看了吧?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赧然笑着应对,“我曾在佛前祈愿,只要太皇太后、太上皇、太后和皇上能平安顺遂,愿虔诚供奉佛祖,若非实在不得已,不该出这庄子的。”

    “再说……太后是主子,我是奴才,千秋节主子那么忙,我哪儿敢过去给主子添腻烦呀。”

    乌雅嬷嬷对耿舒宁跟过去一般无二的恭顺略有些诧异,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点头。

    主子愿意给耿舒宁造化是一回事,却不愿意后宫里多个嚣张跋扈的宠妃,只希望耿舒宁能一直保持这份恭顺才好。

    她话里有话地坚持道:“话儿不是这么说的,您为皇家祈福,这是天大的功劳,在主子跟前那可是头一份儿的体面。”

    “主子最是赏罚分明,今日特地叫我过来,就是想叫您在千秋节那日陪在身边,也好叫人知道,您身后有太后撑腰,可不是好欺负的。”

    耿舒宁见乌雅嬷嬷话里话外,根本不给她拒绝的机会,这是替太后带口谕过来。

    她心里腹诽,莫不是狗东西暗示自家额娘,替他把人提留过去吧?

    耿舒宁垂眸思忖片刻,偷偷问候爱新觉罗家的祖宗几句,抬起头便是满脸的激动和感恩。

    “能得主子惦记,是岁宁的福分,后日一大早,定到主子跟前讨赏去。”

    乌雅嬷嬷被逗笑了,“老奴来之前主子还说,小库房定得打扫妥当了,好叫您亲自去挑呢。”

    “那说好了,后日一早,老奴派人在大宫门处等着居士,回头您也在宫里多住几日,好陪陪主子。”

    耿舒宁眼神闪了闪,多住几日?

    看来进去了没那么好出来……

    *

    因为离圆明园有十几里地,千秋节这日,耿舒宁只觉得刚睡下没多久,就被晴淑和养好了大半的晴芳给薅起来了。

    晴芳替她准备了鲜亮的旗装,都是胤禛示意暗卫送过来的。

    耿舒宁拒绝:“不必,我今日是以居士的身份入宫,就着居士袍子便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