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30-40(第25/31页)

君之相,又不失王霸之气。”孔鲋轻叹,“这个秦朝,终归还是稳下来了。”

    是这样的。叔孙通想。这个秦朝可以再看一看。

    “齐地距咸阳远的很。”叔孙通道,“郡守选拔的人才近几日就要出发了,我们可以跟随着郡守的专车一起去。”

    诏令上确实是这么写的。

    不是每个百家人都可以不通过郡守的察举而通过百家召集令去咸阳的,要不然就乱套了

    秦二世的召集令是给专门的人的。整个旧齐之地也只有两人有。

    一个是孔子后代孔鲋,一个是齐墨

    孔子还有些理智,收到儒家学说的齐墨墨子并没有如孔鲋那样想去咸阳,他在犹豫:“秦墨就在咸阳,还有我们齐墨什么事情?”去了会不会给秦墨作陪衬?

    但是随即,他却不想管了,去吧去吧,这种机会还是不能给秦墨独占了,秦墨只会手工活计,他们齐墨才会传播墨家知识!

    此时不动身,更待何时!

    齐墨大佬:“走起!”向咸阳出发!

    正在咸阳和臣子们商议官员监察法和审查考核法如何完善的李世民虽然忙碌,但也猜到了有人会动身。

    交换对家书籍的计划已经开展,被分发到那些倔强的贤能手中,看着手中的对家书籍相信很多人才都已经跟随察举的车来咸阳了吧?

    李世民好似看到了他的科举制离他又近了一步,天下百姓的启蒙加快了步伐,天下人才尽如咸阳这件事情又多了一份可能性。

    但他没空细管,因为现在他有点忙碌,每天的日常就是处理政务,然后哪个人手头上有问题就着重处理哪方面的问题。

    臣子数百个,心腹大臣好几个,但皇帝就一个,每件事情都得掺和解决下,李世民每天都忙得陀螺转。

    田家人解决了,如晦的当初拿出晒盐法就是为了让百姓们都吃得上平价盐,所以沿海周边的郡县就开始被考察,看看哪边适合开展晒盐大业。

    还兼顾着要弄精盐,百姓们的钱得少赚,但富豪们的钱得赚,多多益善薅毛,最后再用到百姓身上。

    杜如晦和张仓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李世民甚至知道很多贤才也在路上了,但人手不足还是严重。

    看着面前臣子们和谐讨论的场景,李世民再次想了一遍自己的亲亲臣子们,比如无忌,比如士廉,比如世南,再比如政会。

    想到政会,李世民的想法停了一瞬,这是一个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等职,善始令终的人,老实,肯干,就是不知道这次什么时候会见到他。「1」

    如果他们都在的话一定会更加和谐吧?

    咔!

    想法停止,李世民突然想到臣子们都在也不一定会更加和谐,因为凌烟阁的臣子也不全是合心意的,比如……

    李世民想到了某位姓萧名瑀的臣子,如果对方此刻在朝堂上,臣子们的讨论定然不会如此和谐,因为对方会在朝堂上和人吵架。

    是的,萧瑀就是一个如此倔强的人,常常在朝堂上吵架,吵得乱成一团。

    李世民对他真是又爱有恼,不过终究还是爱的,不爱他怎么可能会让对方在六遭罢免官职的情况下六次起复为相呢?

    屡罢屡起,都是李世民对他深沉的爱啊。

    李世民感叹:“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萧爱卿来了虽然会和朕吵架,但他做事不徇私情,不越法度,如果这次贤能入咸阳能找到他也不错。”

    这是一个在他落魄备受冷待时会在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面前为他说话的诚臣。

    他虽经常生气于对方的口不择言,但也爱他的忠诚耿直。

    不过臣子没来没关系,贤能都能用。

    比如历史闻名的陈平就被李世民用上了,一起忙转大秦。

    在李世民心目中整个大秦好似有了初唐的风貌了,一些都在慢慢发展,国力在逐渐变好。

    李世民内心充满了希望。

    项羽也觉得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因为他蹲到了一伙送察举人才的队伍。

    他所在的位置是会稽,但此刻的秦朝,越南的地方越靠近百越蛮夷,人才实在寥落,故而他去其他地方蹲守了。

    就是这些郡运送人才的速度实在慢吞吞,他等了两天了才看到第一波察举人才的运送队伍。

    这是来自东南方向,也就是他老家泗水郡东面的东海郡察举队伍,还有泗水郡的队伍也跟在后面。

    近十辆车架上面皆插着代表秦朝官府的玄鸟旗帜,可以看出里面坐了好些人,在车架的两侧有两排士兵骑着骏马护送。

    真正做到了李世民要求的选拔完人才后,郡守以专车接送。

    其实这是李世民没来,李世民要是来了定然会上去马车上同众被选出来的贤能攀谈。

    不过李世民没来也没关系,有人替他这么做了。

    队伍最前面的车架里坐的人不多,也就坐了五个人。

    他们似乎在闲聊着什么,引导话题的是坐在中间的那三个人。

    ——刘政会、萧瑀和萧何。

    知道当今圣上竟然是扶苏,身边跟着房玄龄、尉迟敬德、章邯等人,并且一过来就发明马具和新刀具的秦二世扶苏还是扶苏吗?

    穿越过来的贞观臣子定然敢肯定,这不是扶苏,这是他家陛下!

    当然的,穿过来的刘政会也知道。

    他们过来自然不是在和这些人闲聊,而是路途中看书费眼,故而来与选拔出来的贤才们了解下。

    细细听来可以知道,他们聊天的话题上至国家大事小到街边巷尾的小事,不一而同,但皆言而有物。借此可以判断这人是否腹有才华,能堪大任。

    刘政会知道其实在场的,包括后面的许多人都是有本事的。

    因为给这些人出的卷子就是他出的。

    毕竟他老父亲就是东海郡的郡守,身为大唐臣子,自然得最大限度为陛下选择最好的人才。

    刘政会穿过来没有很久,也就一个多月,这具身子在外出游历时落水,脚抽筋溺水死了。而刘政会直接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昏迷着,半个月前才醒来。

    知道自己的陛下和其他臣子皆来到这个世界时,刘政会本想立刻去咸阳的。

    但看到来自咸阳的察举令时他停下了步伐,因为他得为他的陛下搜寻更多人才。

    若论秦末汉初的人才哪里的最出名?

    当属东海郡淮阴县的韩信,泗水郡沛县的萧何,还有不知在哪的张良。

    张良对秦朝有深深的恶意,刘政会是没法子去招揽他了,但是他自己本郡的韩信和隔壁郡的萧何是可以的。

    于是他留在了东海,没急着去咸阳找他陛下与挚友。

    秦末找韩信并不是个好找得活计,因为韩信正在仗剑奔走于想要投奔一个自己合适的主子,萧何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这是一个在秦始皇在时都不想入咸阳的能人。

    故而韩信得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