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两世: 440-4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越之两世》 440-450(第1/23页)

    第441章 三弄三十一

    范温雅了解了县令的作用,然后就知道这种治理手段不能说全是弊端,就目前这个时代来讲,这个管理手段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海外有些国家此刻差不多还在茹毛饮血呢。

    单就种地来讲,这里的百姓很早就学会地垄种地法,作物都是一排排的,别小看这一点,其他国家还是随手抛洒种子,然后看天收成,轮流耕种。

    这里的产出已经达到一比二十或是更多,同时期那些国家,产出好像是一比二到四左右,少的可怜。

    再过几百年,这里仍然如此,而海外那些国家因为地里的产出太少,他们也并不在意这少的可怜的收成,于是就开始了劫掠。

    闲话少叙,范温雅基本知道罗子律如果没有她的帮助,他想升官只能一步步熬资历,可能过个十年二十年,他也能当上一个四品官,还得是地方上的四品,京官就别想了。

    其实这样也不错。

    范温雅也能安安稳稳一辈子。

    天气开始变冷,罗子律倒是整天泡在衙门里,他想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

    王秀才和冯华也在和其他师爷接触,了解以后自己要做什么。

    范温雅也在了解罗子律的收入来源。

    如今的朝代叫泰朝,范温雅结合这些年看到的,觉得这个泰朝类似宋末明初,这里没有经历过外族统治,也就是没有类似元这个朝代。

    如今的官员俸禄还是不错的,罗子律这个县令,一年有银三百两左右,还有别的福利,冰敬炭敬一应俱全,车马费服装费,住房补贴,还有粮食和布匹之类,免徭役,还有职分田,合在一起,罗子律一年合起来有莫约一千银的收入,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非常不错了,如今乡下老百姓一年不过十两八两的花费,所以人人都削尖了头要当官。

    这些钱若是一个人花,那肯定滋润的不行,但这不可能,肯定要养家小,再雇一些仆从下人车马,便是师爷等人的花费也是县令自己支付的。

    这么一算,罗子律的收入得全贴进去,多半还不够。

    所以额外收入和灰色收入就应运而生,很多名目范温雅听都没听过。

    那是不是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刮的?

    本质上确实如此,但地主乡绅一般不会竭泽而渔,就是不会把本地百姓赶尽杀绝,百姓没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收入。

    地主乡绅们做的就是把百姓牢牢掌握在手里,捆绑在他们的田地上,只要你辛勤劳作,肯定不会让你饿死。

    但你想多攒点钱改善生活,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生老病死娶妻生子,这些事是人都躲不了,然后老百姓遇着了,基本上就能把辛苦攒下的钱全花光,可能还要举债。

    债务多也没关系,不会要你的命,你们全家只要老老实实干活就成,若家里还有容貌出众的女娘,那也能抵一些债务。

    别觉着佃户们会不答应,其实答应的人不要太多,只是自家没这福气罢了。

    地主乡绅每年派管事去村里盘账,就是让农人们签下更多的契约,只要你老老实实的,这些欠账不会追着你讨,有那大善人主家,还会勾消一些欠债,让农人们感恩戴德。

    其实这些债不勾销,也没人还的起,欠了十屁股,就算还掉九屁股,还有一屁股债,取不取消都无所谓

    这种冷酷中透着温情的管理方法,就让老百姓们甘愿做牛做马,还想什么呢,最起码他们有屋住,有地种,有饭吃,比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好了不少。

    那百姓已经尽力了,他们辛苦劳作,所留不过是一家老小吃不饱饿不死的粮,剩余都交了上去。

    按理,这些就得是朝廷的,但地主乡绅,包括官员们,是不可能把这些剩余价值全交上去的,那不是开玩笑么。

    要等他们在里边拿够了,剩下的才会往上交。

    所以朝廷如果加赋税,底层百姓反而感觉不到多少,他们已经榨不出了,掏这些钱的就得是地主乡绅,那你说人家愿意啊?

    若地主乡绅不肯掏,那就要往下压,这就是逼着老百姓没了活路,既然没了活路,他们只能撂挑子了。

    于是逃民流民出现。

    有时候这些逃民流民也是地主乡绅用来对付朝廷的武器,你看,是你们强加赋税闹出来的事,现在也只能你们解决。

    朝廷就得派兵镇压,多半此地的赋税也要低下来的,那地主乡绅们就会出面安抚流民了。

    地主乡绅也是拿这些喂饱官员的,反正就是我们这里好端端的,你别多事,你不过一个流官,到了时间就滚蛋,别给我们找事就行。

    范温雅发现这些逻辑后忍不住笑了,所以,皇帝其实就是在和整个地主乡绅阶级拉锯,他能赢的可能性太小了。

    朝廷的触角伸不到底层,只能悬浮统治。

    不过这些和范温雅也无关,她就是发现想要让罗子律的价值最大化,他还是要升官的,七品也太低了,现在就看他是不是个当官的料吧。

    从王秀才嘴里,范温雅知道现在的罗子律还是挺想做出一些成绩来的,他很认真的在学习,也很谦虚。

    范温雅也很满意,告诉账上,给罗子律的月钱也提高了,他能支取的额度也高了。

    现在罗子律还没上任,其实是没工资的,也就给了他一些车马费,当然不够范温雅这么多人一起过来,余下的钱都是范温雅贴的。

    整个冬日都没什么事,过了年,上一任基本已经无心干活,就在想着自己的考评以及下一任去哪里。

    罗子律也算开始了实习。

    到了三月,两个县令正式交接,交接完,上一任带着家眷飞快走了,他的考评中上,不能升官,但下一个就任的地方还不错,也比较急,所以得快些去。

    罗子律正式上任,他还是很负责的,每天都在衙门办差。

    第一件事就是督促春耕,罗子律家原本也是地主,对农事当然不是一窍不通,他还亲自带着人去了乡下。

    范温雅也不会阻止他,只是让人照顾好他。

    铜县地主乡绅对罗子律的感官还是不错的,肯干事,没狮子大开口要银子,那就是好官了。

    该给他的他们也不会吝啬。

    范温雅比较好奇的是罗子律怎么审案子,后来才知道,只有电视里才有什么喊冤的情节,实际上能闹到衙门的案子根本不多,乡间地头就解决了,再不济,族里出面,或是地方乡绅出面,哪能闹到衙门。

    六月,罗子律生日,范温雅自然要给他庆生的,县丞主薄还有地主乡绅都有贺礼送来,这些礼物价值差不多有一千银了。

    比当初孟振山刮来的当然少的可怜,但这都是合法收入。

    这样算的话,加上逢年过节,各处送礼,罗子律一年也能有三四千银,很可以了。

    这还是铜县这里不是穷地方,地主乡绅也舍得,罗子律才拿的多些。

    那些赤贫的地方,地主们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活,那县令也就别想有多少油水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