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弟考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 30-40(第13/16页)

?”

    “宁叔宁才。”宁毓华呐呐说道,终是觉着了不妥。

    宁才是宁大翁的养子,今年三十岁出头,有两儿一女,长子次子皆在明明堂读书,妻子在府中管灯烛。宁大翁跟着宁礼坤多年,出生入死,成亲之后未曾生养,老妻前些年已去世,膝下只得宁才。

    “老太爷看中宁大翁,宁才孝顺,老太爷从未将他当外人看。宁才不算顶顶聪明,但他听话。宁大翁发话,他从不多问一句,言听计从。老太爷的话,宁大翁言听计从。只这一条就够了。”

    钱夫人见宁毓华神情懊恼,声音变得更温和,“大郎,这不怪你,都怪我,当年总想着要你好好读书,什么事都不要你管。书本上学不到这些,你到底年轻,未曾经过事,考虑不周也是常事。”

    宁毓华心情低落,道:“阿娘不用安慰我,这件事也不是我想到了,是小七的主意。小七年纪轻轻,却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小七?”钱夫人惊讶了下,宁毓华点头,嗯了声。

    钱夫人微笑着安慰道:“你也别自责,有些人天生的机敏,有些人心中有数,却不善言辞。小七在读书上,令老太爷头疼得很,可比不上你当年听话。”

    宁毓华心胸宽广,他的确也志不在此,跟着笑起来,道:“小七厌烦读书,尤其是写功课。不过小七有小七的长处,我也有自己的长处。”

    钱夫人欣慰地道:“你能这般想,就已经胜过许多人。大郎,圣人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便是这般道理。你进翰林院当差,阿娘帮不了你,虽有你二叔在,他也不能时常盯着,手把手教你。天子眼前,你得自己小心行事,多看,少说,三思而后行。”

    “我知道了。”宁毓华感触莫名,深以为然应是。他停顿了下,坦白地道:“阿娘打算如何与老太爷提?宁叔之事,我不知该如何处理。”

    钱夫人思索了下,道:“我也要好生想想。”

    两人慢慢走着,宁毓华见钱夫人一扫先前的疲倦,重新变得以前那般,总是精神奕奕,不禁道:“阿娘,明明堂的庶务,比不过府中的中馈,阿娘到时莫要失望才好。”

    钱夫人笑容轻快,道:“府中的中馈,如何能与明明堂相比。这是走出去做事!”

    宁毓华愣了愣,道:“像阿瑛那样,出去做事。”

    钱夫人微笑道:“是啊,像是阿迎那样出去做事。你不知道,当时听到阿瑛能与工匠们

    一道做事,阿娘有多羡慕。

    宁毓华听得有些明白,又不大明白。

    他就不想出去做事,读书虽枯燥,他宁愿读一辈子书,一辈子埋首看草生叶枯,也比与人打交道好。

    知知堂。

    送走贺道年,宁礼坤负手立在二门处片刻,转头往回走。

    宁毓承跟在后面,展开帕子,拿出颗桃啃了一口。宁礼坤听到喀嚓声,侧头看去,失笑道:“先前难道你没吃饱?”

    “卤肉味有点重,吃颗贺知府送来的桃解解腻。”宁毓承答了句,五官皱成一团,将口中的桃到帕子中,与剩下的一起包好。

    贺道年喜欢吃猪头肉,整整一盘,几乎全进了他的肚子。宁礼坤晒笑,道:“贺道年幼时家贫,香料贵重,卤肉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吃得起。能吃到口卤肉,便以为是了不得的珍馐佳肴。哪怕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一口。”

    宁毓承微笑听着,并不答话。

    宁礼坤斜过去,盯着宁毓承手上的桃,不解问道:“贺道年送来的蜜桃,乃是奉县所产,向来滋味美妙,极为难得,你还嫌弃?”

    “寡淡,还涩口。”宁毓承实话实说,摊开手上的帕子,粉红的桃皮,看上去水灵灵。

    可惜吃在口中,却不过尔尔,至少宁毓承难以下咽。

    他不禁心想,这蜜桃,就是他的“卤味”。

    宁礼坤没好气道:“我看你就是挑嘴!”

    宁毓承不肯承认,坚决地道:“不好吃。”

    以前他吃过太多的美食,并无特别喜欢的东西。后世人总喜欢吃天然生长的食物,认为最接近食物本来的味道。

    食物本来的味道,其实往前追溯几十年就能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驯化的家禽,不断改良的种子,培育出各种新奇的蔬果,产量提高价钱便宜之后,大家才能随便吃到。

    觉着再美味的东西,要是天天吃,同样会腻。

    当然,奉县的桃,是奉县县令特意快马送到府衙,上贡巴结贺道年的好东西,并非人人可吃到。

    可惜,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好东西。

    先前宁礼坤与贺道年打机锋,你来我往,最后大家心照不宣,商议好若地里的粮食,真正得到丰产,由宁悟晖与贺道年一起上折子,共得这份政绩。

    小到蝇头小利,大到大齐江山,用尽心机。打得头破血流。

    宁礼坤神色若有所思,沿着抄手游廊缓慢走着,道:“贺道年对你很是赞赏,颇有结交之意。贺道年妻子周夫人,虽与天家出了五服,到底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同宗。贺道年打算将贺禄送到太学读书,他在试探你可会进京城。你能借着贺禄与天家宗亲往来,贺禄有你看着,他也能放心。”

    “我不想去太学读书。”宁毓承断然道。

    宁毓承早已听出贺道年的言外之意,宁礼坤也不会放他去太学。

    毕竟在世人的眼中,从太学出仕,比不得考中进士出仕为官让人高看一眼。

    宁毓承必须考春闱,但他现阶段,还是留在江州府打根基好,老实说道:“太学读书,比明明堂要轻松,我还是不想去。”

    “哦,为何?”宁礼坤问道。

    “祖父以为当今天子如何?”宁毓承思索了下,转开话题反问道。

    “不可妄议天子。”宁礼坤警告地瞪着宁毓承,沉吟片刻,还是道:“守成之君,无功无过。”

    “祖父很是惋惜。”宁毓承肯定地道。

    宁礼坤眉头皱起,很快又展开,道:“天子当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守着祖上留下来的江山,总有一日会坐吃山空。”

    “天子无为而治,才是百姓之福,”宁毓承淡淡道。

    宁礼坤眼神微凛,不悦道:“自古明君,谁是守成之君!”

    宁毓承摊开手上的桃,递到宁礼坤面前,笑着道:“明君的江山,都种不出一颗真正美味的桃。所谓盛世,百姓同样饿肚皮。别折腾,于天下百姓,是难得的福气。”

    “那你还不断折腾?”宁礼坤重重哼了声道。

    “我的折腾,与他们不一样。他们折腾,无论如何改,吏治还是官制,国库如何丰盈,却忘了最根本的一件事。”

    宁毓承再次将桃伸到宁礼坤面前:“真正的革新,进步,在技艺,在用各种技艺,让人能吃饱饭,吃到一颗真正美味的桃!”

    第39章 ……

    早间起了一层薄岚,浮在清澈的月河水面上,细柳扶风,妇人忙碌浆洗衣衫,不时呵斥一声淘气的孩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