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不要过来啊: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主公你不要过来啊》 30-40(第5/30页)

上就这么几个人,几人便都知道,白先生提出的一定是一种惊世骇俗的想法,这才让游溯甚至不想将白未晞提出的想法放到大朝会上说。

    游溯将一份奏折交给他们: “诸位看看吧。”

    几人都看了起来。

    这份《安平二年雍国新军改制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看完之后,韦杭之蹙着眉,游洄挠了挠头,桑丘忍不住摸着下巴。

    许久之后,桑丘第一个提问: “白先生,你所说的‘募兵制’,是在下想的那个意思?”

    白未晞点头: “正是。”

    说着,白未晞也拿起一份《安平二年雍国新军改制考》,将他的想法一一说出来:

    “第一点,改征兵制为募兵制,是因为现在大索貌阅困难极大,黔首逃脱兵役之事屡屡发生。再加上现在土地兼并严重,无地的佃农很多,以征兵制来征兵,并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所谓征兵制,就是在大索貌阅与编户齐民的基础上,根据要征兵的人数进行几户一丁的征兵。譬如三户一丁,就是从三户人家中选出一个来作为此次征兵的人选。三户轮流,今年服兵役是的甲家,明年就是乙家,后年就是丙家。

    这样征出来的兵,因为大部分都是家中小有资产的良家子,供的起士卒在服役期间的衣衫鞋袜,甚至是战马兵器,这样的士卒既能自费服役,减少朝廷的花销,又因为牵挂太多不容易发生逃亡,营啸等情况,再加上一伍一什甚至更大的编制下都是乡里乡亲,很好管理。

    常年的服兵役又会让这些人哪怕不打仗也会具备基本的士卒素质,这种征兵制下征出来的兵就是将军们最爱的兵。

    譬如游溯手下的所谓“十万”凉州铁骑都是大名鼎鼎的六郡良家子,基本上战马,铠甲等都是人家从军的时候自备的,甚至现在都有士卒能收到家中寄来的钱财衣物。更别说,多少人的拉弓射箭等技术都是家人自费请师傅教的,这样付费上班的兵谁不爱?

    但是白未晞提出的募兵制就不一样了,白未晞的想法是收拢那些无地可种的佃农,将这些贫困的闾左收入军中,作为一支常备军。

    而这样做的理由,白未晞给的也很充分——大索貌阅做不到,没办法照着军帖挨个点名,那就干脆让想从军的来从军,不想从军的继续在家里种田,将耕战二事彻底分开。

    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有,那就是其一,这些闾左什么都没办法带来,一切花销都要游雍供给,花销会比征兵大得多。

    其二则是,这些无产之人无恒心,不好管理,也容易在战场上成为逃兵。

    对于第一个问题,白未晞说没办法解决,只能加大开支。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白未晞则是给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将这些没有恒心的无产者变成有恒心的有产者。

    简而言之,军功爵配名田制,打仗赢了就给分配土地,士卒继续服役,土地交给佃农耕种。

    秦时玩过的老套路了,这套制度曾经造就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也造就了闻战则喜的老秦人。

    但问题是……秦也是因为这套制度而亡的啊!

    “以史为鉴”也许这四个字不是人人都会说,但是确实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晋初承秦制,摸着秦的骨头过河,把自己都染成了大秦的黑色,这才让武帝连忙为自己的身上披上一层儒家的外衣,告诉世人“我们大晋和秦那玩意不是一回事”。

    白未晞这,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桑丘说的小心翼翼: “主公,白先生,要不再想想其他的想法呢?大索貌阅确实困难,但征兵制也不是征不来兵吧?”

    “征兵制当然能征得来兵,但那样的兵,能用吗?”白未晞反问, “现在游雍要打的不是保卫战,而是攻伐战,没有哪个人会愿意为了君王的野心而战。”

    老秦人闻战则喜,爱的也不是大秦帝国誓要东出的豪情壮志,而是通过战争,他们能切实得到的土地。

    韦杭之问: “白先生,老夫承认,募兵制确实是一个很出色的构想,也很符合现在司州的实质,但是白先生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制度会让雍国步了秦的后尘?”

    白未晞坚定地摇头: “不会。”

    白未晞道: “秦因军功爵而亡,是因为秦只有军功爵。在战场上打了仗才能得爵,得了爵才有土地,才能做秦吏,使当兵入伍成了普通臣民唯一的前路。”

    “但是雍国不会,雍国永远都不会走上这样一条路。雍国的黔首会有无数条路可以走,不会走上这样一条必死的路。”

    韦杭之沉默一瞬,最终说道: “既然先生如此信誓旦旦,老夫信先生的韬略,也信主公的眼光。”

    桑丘也随之道: “在下也信先生,信主公。”

    见游洄久久不说话,游溯点了他的名: “仲牧,你的想法呢?”

    游洄就像是一个被老师在课堂上点了名,但实际上自己脑子空空如也的差生,闻言瞬间苦了一张脸: “阿兄,不是,主公,当兵一定要读书吗?”

    游洄指着《安平二年雍国新军改制考》上的某一条询问: “为什么当兵也要白天训练,晚上学习?为什么军官也要一起学习?甚至就连大将军都要学?”

    游洄不可置信: “主公,臣可是你刚刚封的大将军,也要学?”

    游溯的脸色在刹那间变得很奇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 “这你要问白先生。”

    因为主公也不知道,这一条的意义在哪里。

    白未晞闻言道: “为了给这些人日后一条路啊。世上不可能总是战时,待到四海升平时,这些士卒要么马放南山回家种地,要想继续当官,不得识文断字?”

    游洄讷讷道: “若是军官愿意在战争之后回家种地呢?”

    游洄指指自己: “譬如末将,末将就想在战事结束后回家种地,不想读书。”

    白未晞看了他一眼: “不行。”

    游洄差点跳脚: “为什么不行?末将又不是不识文断字,末将也熟读兵书, 《李牧列传》末将也读了很多很多遍,为什么还要读书?更何况,先生,你看看,你要求我们学是的什么?”

    游洄指着《安平二年雍国新军改制考》中的那一条说: “《雍国士卒必行守则》?什么玩意?”

    白未晞淡淡道: “告诉士卒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军纪传达不就行了?谁若敢犯,立斩不饶,多简单的事。白先生,何必将这么简单的事搞的这么复杂呢?”

    然而不论游洄怎么说,白未晞都不曾松口,甚至还对游洄说: “《雍国士卒必行守则》只是最简单的东西,日后士卒还要学习别的,而《雍国士卒必行守则》只是‘入伍考试’,入伍三月之内,无法默写《雍国士卒必行守则》的,要遣返原籍,不得入伍。”

    游洄: “……”

    游洄小声道: “有必要吗?”

    白未晞却道: “有必要。军纪?恕在下说句不好听的,在多少将军眼里,军纪有什么用?雍国的军纪明令禁止骚扰黔首吧?可是雍国的士兵在攻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