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110-120(第2/23页)

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被辽人占据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回到大宋的怀抱。

    ——天幕说得没错,他们大宋不是不行,而是官家不行!

    他们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悍不畏死的军士,更有足够的军费来支撑北伐,是官家昏庸,是士大夫们不懂国政,才会让辽人白白占据燕云十六州!

    大宋官家真的不行。

    太宗真宗仁宗绑一块,也不及如今收复旧土的太后刘娥。

    刘娥威望空前高涨。

    早年“女主昌”的箴言流传开来①。

    支持刘娥登基为帝的说法甚嚣尘上。

    朝中为数不多的士大夫们彻底坐不住,下了朝,便偷偷去寻赵祯,“官家,您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若再这样下去,大宋江山怕是要保不住啊!”

    “保不住?”

    赵祯奇怪看了眼士大夫,“大娘娘刚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我大宋疆域再添版图,这哪里是保不住?这分明是要将赵宋江山推上鼎盛。”

    赵祯仍不明白事情的轻重,士大夫急得团团转,“官家,您怎么还不明白!”

    “太后扩版图不假,可她扩的未必是大宋的版图。”

    “如今朝野上下只知太后而不知官家,更有甚者,那些武将们竟然还向太后进献武后临朝图,长此以往,官家的天子之位如何坐得稳!”

    士大夫不再转弯抹角,“若太后想登基为帝,官家如何自处?!”

    “大娘娘想登基为帝?”

    赵祯瞪大了眼。

    看来不是太笨,有最起码的安危意识。

    士大夫松了口气,连忙道,“不错,太后僭越之心已路人皆知,官家不得不防啊!”

    “大娘娘怎能是僭越?”

    赵祯的眼睛比刚才瞪得更大,“太后平定内乱,收复北地,对赵宋江山有大功。”

    “大娘娘若想登基为帝,那是众望所归,本该如此,算什么僭越?”

    “???”

    一瞬间,士大夫们投奔太后的心都有了。

    天幕诚他们不欺,大宋的官家果然一个比一个垃圾!

    ——真宗只是放权,仁宗这里直接拱手让江山了,赵宋江山究竟做了什么孽,竟然摊上这些官家?

    可埋汰归埋汰,自己的官家,自己只能捏着鼻子劝诫,“官家——”

    “别喊官家。”

    赵祯一脸嫌弃,打断士大夫们尚未来得及说的话,“你们这群士大夫们,一天天说这个僭越,那个僭越,但依我来看,你们才是最僭越的人。”

    “武将打仗你们插手,我选妃封后你们要插手,太后亲征辽人你们更要插手。”

    “你们这也想插手,那也想插手,你们的手怎么这么多?”

    “你们快收收你们的手吧!”

    “大娘娘军权在手,又颇得民心,她想称帝,那是众望所归,容不得你们来指手画脚。”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娘娘那里,而我有什么?”

    “我连你们这群士大夫们都拿捏不了,凭什么跟大娘娘争皇位?”

    士大夫们目瞪口呆。

    ——他们的官家竟如此懦弱,他们还在与太后据理抗争,官家却高举降旗,临阵倒戈?!

    士大夫们不说话,但赵祯不敢掉以轻心。

    依他多年被士大夫们被骂哑口无言的经历,不消片刻士大夫们便能反应过来,然后以他们丰富的经验刁钻的语音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他完全不想给士大夫们这个机会,“退下退下,全都退下。”

    “我不可能跟大娘娘夺权,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是日,赵祯进献龙袍,恳请刘娥登基为帝。

    是日,士大夫们集体罢朝,天下为之震动。

    是日,刘娥推辞不受。

    五日后,赵祯再次进献龙袍,刘娥再次不接受。

    “第二次了。”

    赵祯对杨太妃比了两根手指,“还有一次大娘娘便该接受了。”

    杨太妃伸手戳了下赵祯额头,“这事你得跟你大娘娘说,我可不知道她的心思。”

    “事不过三。”

    扬国大长公主笑吟吟,“第三次她肯定接受。”

    又五日,赵祯拿着龙袍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

    这一次他没再进献龙袍,而是对一旁的狄青使了个眼色,狄青会意,领着一群武将直接把龙袍披在刘娥身上。

    “官家千秋万岁,大宋盛世永昌!”

    狄青俯身拜下。

    一人跪,众人跪。

    武将们浑厚的恭贺声一声又一声响在承明殿。

    刘娥身着龙袍,微微一笑。

    当年太祖皇帝乃柴荣心腹,被柴荣病榻托孤,可尽管如此,却依旧不影响太祖黄袍加身,夺了郭周天下,而今她效仿太祖皇帝的黄袍加身,也做了大宋的皇帝,唯一不同的是她比太祖皇帝厚道些,不曾篡夺大宋江山,更会善待祯儿乃至祯儿的后人。

    但不是祯儿的那一脉,便没这么好的福气了。

    ——无论是避免靖康之耻的发生,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她都不会允许除了祯儿一脉之外的人登上皇位宝座。

    “众卿平身。”

    刘娥声音不急不缓,“朕顺天应命,登基为帝,朕之子祯儿为皇太子,张氏为太子妃。”

    是日,士大夫们联合罢朝,自然不知道武将们的壮举,更不知道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太后登基为帝,官家降为太子。

    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荒山之上的开荒队伍又多了许多人。

    但每个队伍之中都不乏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有人去开荒,有人在朝堂如鱼得水,为华夏史的又一位女帝颂功唱德。

    同年九月,太子妃诞下太子的第一位子嗣,太子大喜,请奏官家封为福康郡主,养于官家膝下。

    又一年,狄青领兵出征。

    西夏,岭南,这些曾经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再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大宋疆域延绵万里,百姓安居乐业,真正的盛世太平在出现在每一个人眼前。

    “官家此等功绩,足以封禅泰山!”

    士大夫殷勤进言,“真宗签下澶渊之盟尚去封禅,官家为何不去?”

    “纵观大宋与前朝,再无人比官家更有资格封禅泰山了!”

    扬国大长……,不,扬国护国公主翻了个白眼,嫌弃之心溢于言表。

    ——当初嫂嫂刚称帝时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什么天亡大宋国有妖孽,这才过了几年,不仅连女人在朝堂听政议事都能容得下了,甚至还请奏嫂嫂封禅泰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