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100-110(第5/24页)

大夫们就是这样想的。

    血气方刚的少年尚未修得未来的好脾气,狄青一脚踹开方才被他随手插在地上佩刀,低声骂了句脏话。

    ——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军士们出生入死,哪来那些士大夫们在背后叽叽歪歪说将士无用?!

    【更可怕的是这些士大夫文采斐然,高风亮节,但他们就是看不起武将,觉得能投降的事情干嘛去打仗?】

    【觉得你们武将就是垃圾,能征善战屁用没有,我用钱就能买和平,所以要你们干嘛?】

    天幕之下,百姓们破口大骂——

    “我呸!”

    “有钱买和平,你他爹的倒是出这个钱啊!”

    “哪年的岁币不是摊在我们这些百姓身上?不是用我们的血汗钱去买和平?”

    “我宁愿这些钱用作军费,也不白白送给辽国!”

    “充作军费尚有打回来的时候,送给辽国只会成为未来辽国攻打我们的军费!”

    【所以后来的狄青被仁宗赵祯一贬再贬,抑郁而终,死的时候才四十九岁。】

    【宝宝们都知道秦桧害岳飞的原因,但宝宝们知道欧阳修乃至其他士大夫们构陷狄青的原因吗?】

    【这就是宋朝最可怕的事情。】

    【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都是绥靖主义,都是投降主义。】

    【宋朝不是没有出过将星,也不是没有过改变国运的机会,但当这样的武将出现时,他遭遇的是四面八方的打压与排挤。】

    【让人绝望的是打压他的人并不是收受其他国家贿赂的卖国贼,他们个个高风亮节,赤胆忠心,打压他也并不是个人恩怨,排除异己,而是因为他是武将,他是能开疆扩土的武将,他的存在没有意义,他只会学习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所以他必须死!】

    【他们义无反顾走在亡国灭种的路上,并且觉得自己做的很对。】

    【up主有一个极端汉唐粉姬友,她对宋朝的皇帝们的评价是有进取之心的皇帝死得早,剩下的全部没眼看。】

    【至于士大夫,她的评价也不高——粉一粉文学成就就好了,其他的东西就别看了。】

    作者有话说:

    姬友:不要粉宋朝,会变得不幸。

    如果非要粉,粉文学就好了,剩下的全都不要粉!!!

    有一说一,我之前对宋朝好感度很高,背诵天团+杨家将+包青天的影响太深了,喜欢他们很正常

    后来了解历史之后,我连环塌房!!!连环塌!!!除了包拯辛弃疾没塌,剩下全塌了!!!

    包拯跟历史差距也很大,但没这么多骚操作,其他的让我塌到怀疑人生!!!

    当然,写这种文不会主动黑他们,而且之前爱过,现在哪怕不爱了,也黑不起来,跟着史料走吧orz

    ①:《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又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不报。

    ②:《论狄青札子》欧阳修,原文有点长,我就不贴了,有兴趣的宝宝们可以搜一下,就是一个开疆扩土的武将被贬得一文不值的故事,看完治好了我多年的低血压orz

    第103章 刘娥

    大宋官家不配为君!

    【这里再延伸一下大宋对武将的歧视, 依旧是让人血压飙升的制度。】

    【宝宝们都知道,古代有个刑法叫黥面,就是在脸上刺字, 到了宋朝这一代,只要是从军的人, 都要在脸上刺字。】

    士大夫:“???”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有什么值得天幕单独拎出来说的理由???

    军士们不约而同摸着自己身上的刺青。

    ——他们是军人, 是保家卫国的人!为什么罪犯的刑法落在他们身上!

    【军士刺青的起源于唐末。】

    【当时之所以有这个刺青, 是因为唐末中原大混战, 很多人不愿意当兵,被抓壮丁之后半夜逃跑,为了防止军士们逃兵, 就发明了刺青制度①。】

    【这种制度是战乱时期才存在的东西,当国家归于太平, 刺青也应该随着战乱的消失而消失, 但是宋朝却没有消失,直到南宋灭于元朝的铁骑之下, 这个制度才随之消失。】

    赵祯回神了。

    ——他的大宋,亡了?!

    亡于元?!

    士大夫们齐齐破大防。

    破防的不是天幕把给军士们刺字翻来覆去说,仿佛军士们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破防的而是大宋亡了!

    ——亡于元朝的铁骑之下。

    “不,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们每年给辽国送岁币,边疆之间无战乱, 怎么可能会灭亡?”

    “让咱们亡国的人不是辽国,是元国。”

    “元?那是什么国家?”

    “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国家!”

    “一个名不经传的国家,怎么可能把大宋给灭了?!”

    “不重视将士, 不把百姓当人看, 这样的国家活该被人灭了!”

    “就是。”

    “哪位义士振臂一呼, 我肯定跟着他起义!我受够大宋的赋税了!”

    【扯远了,咱们继续说狄青。】

    【狄青早年犯过事,所以他脸上也有刺青,为了这些刺字,他没少受士大夫们的冷眼呵侮辱。】

    【这个时候仁宗赵祯就出来做好人,就说爱卿啊,你看你脸上的刺青多碍事,要不想办法给去了吧,省得士大夫们再歧视你②。】

    天幕之上,赵祯循循善诱,态度温和。

    战功赫赫的将军本该意气风发,挥斥万千,可立在赵祯面前的男人却拘谨侍立着,察言观色的本领远比士大夫们强得多,他偷瞧了一眼赵祯,又飞快收回视线,措辞卑谦又小心,“臣不觉得这是一种侮辱。”

    “官家提拔臣,并非臣的门第与家世,而是臣的才干。既为才干提拔臣,臣脸上有没有刺青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如果官家不喜欢,臣也可以药水去掉。”

    他谨慎回答着赵祯的话,怕赵祯生气,又在话的末尾飞快补上一句。

    “好一个狄大将军。”

    刘娥面上笑意极淡,“都道君子可欺以方,咱们的士大夫们睚眦必报得理不让人,反倒是狄将军更为适合这句话。”

    张耆尴尬一笑。

    ——他也是士大夫来着。

    不过太后主动转移话题,不再逼问自己如何帮她,他还是比较开心的。

    尴尬一瞬后,张耆迅速调整心情,顺着刘娥的话往下说,“狄将军是难得的君子。”

    “所以,君子就得这样被人拿剑指着,拿语言侮辱着?”

    刘娥冷冷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