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90-100(第17/29页)
正常。”
贾琏便又顺着这意思说了两句“也不好叫女子先低头”等等,话题就转到了贾家逃奴身上。
伍玉华市井里摸爬滚打上来的,人更是精明,贾琏提个头,他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伍玉华一口干了杯中之酒,道:“咱们如今是亲戚了,我问你,他们带走了多少银子?真有十万两?”
“不止。”贾琏道:“跟顺天府只说了十万两,是怕说得太多,他们找到人直接杀人灭口,吞了银钱,你既然说咱们是亲戚,我给你交个底儿。”
“单就说二房的陪房,男的是管春秋两季的地租的,荣国府落魄的快,我只说去年,一年的地租就有四五万两,秋天的地租占大头,快三万两。荣国府二房当家,这也不是什么隐秘,女的府里风光二十余年,就连如今的长明郡主,当日都被她欺负过。”
“奴大欺主。”伍玉华陪着喝了一杯,“我如今是长了见识了。多吃些菜,光喝酒容易醉。”
但是光喝酒也是在暗示对面,他没防备人。
贾琏又道:“管地租他们肯定要给自己留下来些,就算一年只贪四千两,二十年下来也有八万两了吧?这么说吧,荣国府当年刚建府的时候,地租最多一年能有七万两,然后年景就一年比一年差了。中间经手的人,从田间地头,到这一路买卖运输的,都吃饱了。”
“这还不算完。”贾琏又倒了杯酒,“这家还有个女婿,他们家是求了体面,把女儿放出去了。这女婿是做古董生意的。”
伍玉华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古董生意本钱要多少,是个人都知道。
“没边没沿的,从种地的直接去买卖古董?我猜他古董铺子里不少东西都是从荣国府里偷的。”
贾琏许久不曾喝酒了,不过几杯就上头,“别的不说,单就这一家,抓住了至少二十万两。”
伍玉华都屏住呼吸了,“二十万两……这事儿可以做。”
他语速快了起来,“他们已经跑了三个月了。嗯……先说路引,他们肯定在大兴县办过路引,不然连顺天府都出不去。你回头写个名单给我,还有这些人的样貌体征,先去县衙查他们办出来的路引。能查到就好办了。路引上都要写目的地,他们带了许多财产,必定不会进山当野人的,肯定是要跟着路引走的。”
“还有金陵,既然是老家,他们在那边办事儿想必也方便。”
“这事儿我一个百户,我办不了,我得把我上司拉进来。”伍玉华算了算,“如果真有二十万两,大概能找回来七八万两。我留两万两。”
贾赦原本给贾琏的底限,是让出去五成,剩下五成他们跟伍玉华对半分,如今这比贾赦的底限要好太多了。
“你多留些。”贾琏道。
伍玉华笑道:“这事儿要能办成了,就是拿十万两去给我疏通关系,上下都得谢我,我留两万两已经够可以了。”
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碰杯喝了酒,贾琏又拿了五百两的银票出来,道:“查户籍要去找主簿,还要找户房的文书,这银子你先拿去疏通。我知道锦衣卫的银子能等后头找到人了再分,可县衙的银子得先给,而且不能叫你掏。”
两人是越发的看对方顺眼了,甚至迎春冷冰冰的态度,在伍玉华眼里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他甚至觉得这等有钱人家的姑娘,能热着脸应他才奇怪呢。
两人一顿酒吃了整整一个时辰,贾琏憋了好几天也没刹住闸,喝上头又在伍家睡了一觉,临近天黑才回去,他先找了贾赦,“事情办妥了!”
只是亲爹却没他意料中高兴,而是叹了一句,“王子腾死了。两天前死了,今儿才发丧。明早你去王家一趟。”
贾琏一口气憋在胸口,半天才吐出来。
原先他们计划要休了王熙凤,那王子腾自然是罢官的好,可如今王熙凤作为贾家妇死了,还留了孩子下来,王子腾就好好活着最好,毕竟是亲戚,也是个庇护。
“怎么就死了呢?”
“死得活该!”
皇宫里头,皇帝怒道:“生生把自己作死,王子腾的确是个能人。这些当年陪着先祖一起打天下的人,的确是会想。”
王子腾是从一品的高官,又是奉旨巡边,随行人员也不少,光良医就有两位。
如今他病死在京郊,皇帝叫人去一查,两天就有了结果。
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又刻意吹了冷风,原本大概是想博得皇帝同情,谁料身体没熬住,就这么死了。
顾庆之拿起书桌上那一摞个人口供看了看,皇帝又道:“这个蠢货,这下可好,朕还得帮他掩饰,免得叫人觉得朝中大臣都是蠢货。”
顾庆之道:“臣倒是觉得没什么可遮掩的,就这么大大方方的报出去,也好叫大臣们知道,不管做什么,皇帝都能查出来,不想死后被鞭尸,被同僚们嘲笑,就得老老实实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王子腾这也算是社死的鲜明案例了,俗话不是说,就是被车撞,也得坚持到清空手机浏览记录才能晕过去。
王子腾搞这么一出,正好当做反面案例。
皇帝一想正是这个理,正要说话,外头有太监来报:“陛下,太上皇请您去一趟。”
不用说,还是为了王子腾的事儿。
皇帝一看天色,道:“爱卿回去吧,一会儿风该起来了——”说完皇帝一笑,道:“朕差点忘了,冷风从不吹国师的。”
顾庆之陪着皇帝一起从御书房出来,又送到后门口,这才折返过来,从前头出宫了。
到了太庙,顾庆之又去上了柱香,看了看自己供奉在案台上的庚帖,这才出来。
皇城东南角的林家,也有人在说庚帖。
“庆之不来,你倒是没下饭的菜了?”
林黛玉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笑笑,“爹爹,他有正经事儿要办。我就是觉得……庚帖供奉在太庙里,也太——”
她这几日出门,遇见人就要被调侃两句。
瞧见自己女儿这不好意思的模样,林如海有些开心,如今长明诗集的爹这个名号渐渐传了开来,叫林如海想起从前自己弟子没大没小的话语“大魏朝著名女诗人林黛玉那没用的爹”。
自家弟子是有几分预言天分在身上的,尤其那首诗,林如海也听人说了不少例证。
可如今看见女诗人这副模样,林如海笑了,女诗人的爹要嘲笑女诗人不够聪明了。
“枉你平日聪慧,竟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张监正把庚帖供奉在太庙吗?”
林如海是知道自家女儿是真的聪慧的,自然不会留给她反应时间,而是道:“庚帖原该是供奉在男方家里的,寻常人家供奉三日,讲究一些的供奉一个月,公侯之家就是供奉三个月的也大有人在。”
“你自己想,安国府里快两百人,还有铺子田地等等,加起来肯定是过一千人了。又是冬天,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算不算不吉利?又或者冻死些家禽的,这算不算上天预警?”
“可若是供奉在太庙就不一样了,拿大魏朝来说,除非地龙翻身,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