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闲散宗室八卦日常》 160-180(第2/33页)
嫌多,再多都能消耗完。东边发了水灾,倒了许多堤坝和桥梁,正需要重建,还有很多的老旧桥梁需要检修,南边有虫灾,今年的收成估计是没了,朝廷还要发赈灾粮下去,西边闹马匪,北边的武器也该检修了,要收回旧的发新的。几百万两的银子听着多,倒下去连个影儿都听不见。”
宗令说这些,沈知澜不自觉感叹,“怪不得冯爷爷天天愁眉苦脸的,一文钱当成两文花,当家管钱袋子正是个辛苦活儿啊。”
宗令想起冯相扣扣索索的模样,想笑又不敢笑,当真是受不了。
好容易才把笑意忍下去,宗令才说,“要是能从哪儿赚到一大笔钱,能解燃眉之急就好了。”
“所以才想用新糖赚一笔?”沈知澜懂了,为什么朝廷要把甜菜生意完全收入手中,原来是冲着这个。
宗令点头。
他陷入思考,完全忘了为什么宗令突然提到这茬。
宗令耐心等了一会儿,见沈知澜还在思考,笑道:“瞧我,说这些干嘛?你也未必能想到更周全的法子。”
“其实有,但只能作为应急的法子,不能长干。”
应急,应急也行啊,宗令眼睛一亮,等着沈知澜嘴里的法子。
“您要等一等,等上三天,我想明白再来找您说,但是宗令爷爷您要答应我,出了我的口,入了您的耳,除了上头,不能再
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东西跟戏法一样,看着唬人有趣,一旦被点破了,马上就不值钱了。”
他越是强调,宗令越是好奇,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主意?引的他这么强调保密。
越是这样说,宗令越是好奇,却只能答应保密。
沈知澜心中有模糊的雏形,跟宗令聊过后连忙回到家中,理顺思路后,一一在纸上写下。
一个平稳的政权下,所有人才有好日子过,而维护政权少不了银子,他这个主意缺德些,那就缺德吧。
是时候让古人见识见识,智商税的威力了!
这三天沈潭就见着弟弟有种莫名的亢奋,眼睛发红眼底发青,但整个人有种说不清的激动感,他在沈知澜的眼前晃了晃,“这几天天热没睡好?”
“确实,这么明显?”沈知澜揉眼睛,只觉得眼睛一阵酸涩,大概是夜里点灯写方案,光线不好罢。
“等过了今天就没事了。”沈知澜搂住怀里的纸张,做好了准备。
*
宗令很期待今天的约定,但他没去打扰沈知澜上课,反而耐心等到他下学,这才命人把他接到郡王府,在书房见人。
沈知澜迈进门槛时,深深吸气,他来过郡王府这么多次,还是头一次进内院的书房,可见宗令当真是把他当自己人了。
他也同样把宗令当自己人,不然会把压箱底的招数拿了出来。
沈知澜抖了抖熬夜写好的策划案,在宗令伸手准备看时再次强调,不能告诉任何外人。
宗令为难的点了点天空,策划写好就是要执行的,最大的那个肯定要知道的。
“那就除了上头和相关人员,别人都不需要知道,此事胜在保密,宗令爷爷要是保证我做到,我也保证至少每年能够替国库挣回来二百万两银子,不包含境外。”
宗令先为二百万这个数字震惊,随即追问,“等等,不包含境外是什么意思?还能卖给其余几个小国?”
“人心有共同之处,能在大焱管用的东西,小国人一样也吃这口,我不清楚小国的消费能力,所以暂时不做推论。”关于这点,沈知澜还是保持谨慎态度。
宗令心想是这个道理,几个小国人照样吃五谷杂粮,喝米面肉汤,还能例外,就示意沈知澜继续讲下去。
沈知澜先喝了口热茶,做好了长期演讲的准备,他鞠躬行礼,“等下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望您念在我人小力微,见识浅薄的份上,别跟我计较。”
“我看着像那么小气的人?”宗令故意说着,昭示着自己作为长辈的大度。
他答应了,沈知澜可以开始从头说起,沈知澜先问了一个问题,“宗令爷爷,您家中待客的茶水,价值几何?”
关于这点宗令很得意,“正宗的明前龙井,价值百两。”
“那街边的大碗茶呢?”
“十文钱一杯?”这话宗令答的迟疑,因为他并不清楚市井行情。
这话题沈知澜可以回答,“一文钱一碗,可以续水。这两样东西价格差何止百倍千倍?但是街边大碗茶和王府里的待客茶有两处共同点,宗令爷爷觉得是哪两处?”
宗令迟疑,思考,却始终没想明白到底是哪些地方,这一个价值百两,一个才一文钱,能有什么相同?
内室的屏风处传来悉悉索索的动静,沈知澜狐疑转头,宗令忙说,“怕是我养的猫儿,到处乱走吧,等下叫下人来驱赶。”
“喔。”沈知澜回头,继续等着宗令的答案。
第152章 第一百六二章
宗令只得笑笑, “我实在猜不透,还是你说答案吧。”
“不经过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跟喂饭不是差不多吗?”沈知澜小声说着着, “我可以提示, 爷爷也要顺着思考才行, 不然这个法子说了您也不懂的。”
“好吧好吧,你先提示。”
沈知澜继续道, “龙井茶和大碗茶的共同处, 一, 都是可以解渴的茶水。二呢?”他用期待眼神看着宗令,宗令慢慢咂摸过味来, “他们都曾经是长在树上的叶片,别无二致!”
宾果, 答对了!
“还有,没到秋天就有花匠上京城售卖菊花, 一盆盛开的墨菊,绿菊能够卖出百两的价格, 对吧?而普通的菊花只能几文钱一只,那墨菊和绿菊又凭什么这么金贵?”
“当然是因为他们罕有, 特殊, 所以才能卖出高价啊, 物以稀为贵,从来都是不变的真理。”宗令立刻回答。
“那这些绿菊墨菊当真特殊吗?就算他们真的稀罕, 跟我从前送的三色菊,五色菊又有什么区别?它的稀有, 当真是不可复制的稀有吗?稀罕到一个季节只有几盆?”
宗令想起自己去年办过的菊花宴,满院子都是五彩缤纷的菊花, 赢得一片赞誉,并没有当真发现这些菊花是染色而成的。至于真的只有几盆?这话偏外人还行,蒙不过他。
“这种招数,叫做人工创造稀缺。不论茶,菊还是兰花,同样是培育出来的,只要加大规模,自然能够扩大产量,物以稀为贵,说不通。倒不如说,限制了他的产量,扩大他稀缺的概念,这样才能创造稀缺。
同样的东西,又凭什么一个千金不换,一个随处可见?”
“有人,在背后推动了它的价格,有人追捧他们,逐渐形成了潮流。”宗令通读史书,自然知道茶叶的流行趋势,之前流行过煮茶,因为煮茶里可以加入各种名贵香料来彰显身份,后来又流行点茶,并辅以各种点茶手法和工艺,接下来才是炒茶,并且越是罕有越是名贵。
究其根本,不都是流行的变化吗?而流行变化,也是可以人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