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130-140(第8/14页)
:“也不一定是你。”
“若是和亲的是兀目的什么王子皇孙的,那的确不一定是我, 可这次是兀目可汗亲自求娶, 许的又是可汗正妻之位, 除了我也没旁人了。”淳安哽咽道, “本来作为皇室公主和亲关外结两国之好是我的责任,我不该推脱的。可……大齐立国百余年, 有哪个齐室公主与兀目人和过亲?兀目人揣的什么心思路人皆知, 如果牺牲我一个人能换得大齐的安宁我也认了,怕只怕到最后空欢喜一场……”
卯娘拍了拍她的后背,一时亦不知该如何安慰?
淳安公主悲戚道:“事情也就这一两个月内就定下来了,以后我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出宫了,今日一别倒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总有再相见的那日。”卯娘低声道。
渐渐的屋内的哽咽声间歇, 传来侍女打湿手巾替二人净面的声音,青衡看了看已经铺好的颜料, 略站了站便推门走了进去, 他笑道:“外面的太阳足了,这些颜色再晒下去恐怕要褪色的, 我便将盘子搬了进来。”
青衡将手中的盘子放在架子上,似是不经意的问了一句:“淳安姑姑觉得兴庆府怎么样?”
“青衡!”卯娘低斥一声,“休要造次。”
淳安公主愣愣的抬起头来,秋瞳里闪过一丝茫然,怔忡了片刻她才反应过来青衡话中的意思,兴庆府和兀目哪个都不是善类!对于他来讲,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吗?
见淳安公主的反应,青衡略微摇了摇头道:“青衡莽撞,还望淳安姑姑莫怪。”
淳安公主摆了摆手道:“无妨,或许对于大齐子民来讲,平西王只是个权势滔天的异姓藩王,青衡,我今日说这话没有拿你们当外人,闻人氏对我们齐氏来讲是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是不死不休的存在,即便是我亦不敢信任闻人氏。”
嫁去兀目,或者嫁去平西王府,对她来说都是同样的灭顶之灾。
兴庆,平西王府。
谢钊正趴在书案上一边呲牙咧嘴一边嘟囔道:“外公轻点儿,好痛!”
闻人驰道:“还知道痛呢?我还以为你果真胆大包天呢?老虎也敢骑着出去玩!”
谢钊扭头道:“骑老虎很威风的!一点儿都不痛,我都给你猎了两只熊回来,结果毫发无损!身上这点伤是被我爹打的。”
闻人驰:“……”
谢宣一边吃面一边威胁道:“你下次再这么调皮,回头让你阿娘赏你一顿军杖!”
“哼。”谢钊扭过脸去不说话了,心里有一百二十个不服。
大堂下围坐了数个重臣,都是为齐氏要与兀目人联姻而来,个个愁的厉害,见了谢宣跟见了救星一样,不禁问道:“大司农,这事该如何处理?”稍有不慎,兴庆府可能会迎来灭顶之灾。
谢宣正好将碗中的面条吸溜光,他放下手中的大海碗,抹了抹嘴道:“两国缔结秦晋之好,诸位也以为兀目的剑是朝兴庆府刺来的?”
堂内一静,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面色凝重的敛目沉思片刻,薛云疏试探道:“是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若是举剑兴庆府,那兀目也是该动云州的兵而非真定府北面的兵。”
众人也纷纷反应了过来,兀目人这是借迎亲之名要扣开大齐国门,长驱直入,毕竟从真定府一路南下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大齐的兵制又是内重外轻,寻常府镇上并没有能与兀目骑兵相抗衡的兵力,若兀目要闪击奇袭,则大齐危矣。
有人迟疑道:“万一是兀目人的障眼法呢,目的就是让我们放松警惕再兴兵来犯,再者说有二十万禁军拱卫汴京,这次无论兀目人带多少人都无法攻破汴京吧?”
“所以呢,这就是和亲的目的,汴京的禁军能阻挡住兀目军团,但不能阻挡兀目的迎亲队伍吧。”谢宣幽幽开口说道。
有将领叹道:“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加强防备,时刻备战了。”
闻人鸣点了点道:“不过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加强警戒是要做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双管齐下。”
“世子的意思是?”
“说实话,我也很好奇兀目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闻人鸣意味深长的笑道。
“啊?舅舅你不会是去抢亲吧?”谢钊大喇喇的问道。
闻人鸣挠了挠头问道:“肥崽儿,你怎么知道?”
“世子,万万不可啊,这不是把战火往兴庆府引吗?!”老臣们赶紧制止他这大胆的想法。
谢钊仰头道:“你们在商讨什么和亲啊,联姻之类的事情,会好奇兀目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新媳妇就是焦点啊,那就把新媳妇抢过来看一看,一切不就很明了了吗?这是需要费力思考的事吗?”
“抢一个还有一个呢?”谢宣说道。
“那就一块都抢了。”这在谢钊眼里根本不叫个事儿,他摸了摸鼻子道,“有点抢不过来是吧,那好办,舅舅你为何不娶一个?!这样就不用总是抢了啊!”
众人听了谢钊的童言童语都惊在了原地,然后一拍手掌道:“对啊,兀目能去汴京求亲,我们兴庆府也可以派人去啊!”
“对什么对,此时我们去了,齐帝必会一口回绝。”谢宣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兀目与大齐将这门亲事坐实。”
闻人驰点了点头道:“这是正理。”
薛云疏道:“兀目人一向心高气傲,此次去汴京求娶十有八九会派头十足,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王府詹事思忖片刻,谨慎回道:“我在大齐倒有几个朋友,可以联络联络。”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兴庆府众人商讨政事时,江南两府爆发洪汛,西南土司趁机造反,半数禁军前往西南平叛,挂帅的是宁国公谢徽。
谢宣收到消息的时候身形一滞,他祖父都年逾花甲了,还要四处征战,作为孙儿不心疼都是假的,可心情复杂之余,他又觉得这事儿很巧。
江南水患严重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怎么就好巧不巧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发生土司叛乱了呢,怎么土司叛乱就成规模了呢?往常再大的叛乱都是禁军加地方上的厢军共同平叛,没有一次抽调半数禁军的先例,这件事儿处处都透着不同寻常。
果然,不几日之后汴京几重山的管事亲自送了消息来,这次的内容要详尽许多,谢宣抽丝剥茧已经知道抽调半数禁军的主意是谁出的,也几乎确定了这事儿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
“宁国府那边怎么说?”谢宣沉思片刻问道。
几重山管事恭敬的回道:“宁国府并未主动传出什么消息来,不过属下听说谢尚书因为和亲之事跟陛下闹的很不愉快,被陛下暂时停职,已经有好几日不曾上过早朝了。”
“其他老臣呢?”谢宣继续问道。
“哎,颜老和蔺相被陛下打发去洛阳修史了,现在朝中是临安侯谢靡当政。”几重山的管事回道。
谢宣冷笑一声,摆了摆手道:“很好,去账房领赏吧。”
几重山管事躬身拜了一拜,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