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110-120(第8/16页)

脑的听戏。

    掌事一眼就看见了谢宣,忙迎上前来招呼道:“东家,怎么这次没带小公子来?”

    “放他外祖父家了,那小子赖在兴庆且舍不得回来呢。”谢宣唠家常似的回应道。

    掌事将他们引到楼上空闲的桌案旁,仔细问道:“还是老三样?”

    谢宣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带了友人来,菜上的齐全些吧,将咱们这的招牌上来。”

    掌事忙点头道:“东家,您就瞧好吧,今日是七爷掌勺,您这朋友有口福了。”

    管事下去后,没过多长时间,端盘的伙计就将一道道美味佳肴呈了上来。

    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熙州多山地,这里的山珍要比旁的地方鲜美一些,而且正值时令,这桌席面便以山珍为主。

    菜品十分丰富,迟意也见过汴京几重山的菜单,貌似是没有这么丰盛的。

    迟意自斟了一杯杏花酒,自顾自的饮着,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朝楼下望去,见来听戏的人都是平民与乡绅共同混在一起的,谁先到的谁靠戏台子近一点儿,他不禁笑道:“看来你这戏园子也不赚钱嘛。”

    “非也,非也,我这戏园子比汴京那个还要赚钱呢!”谢宣好整以暇的问道,“你不妨猜猜原因。”

    迟意疑惑的看着谢宣,直摇头道:“这怎么可能?你又不搞噱头赚富人的钱,穷人才有多少钱?怎么可能比汴京的几重山还赚钱?”

    谢宣不服气的说道:“这你就有失偏颇了,两家几重山路子不一样,汴京权贵遍地走,赚富人的钱比赚百姓的钱容易的多,汴京权贵攀比成风,多的是人愿意争一个好点儿的齐楚阁儿豪掷千金,只要汴京的几重山不断的抛出新噱头,就有人愿意为之买账。”

    “但这里不一样,熙州是我的家乡,我愿这里喜欢听戏的百姓都有戏听,而不单单只唱富人爱听的戏,这里还不算最热闹的,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六月和九月的时候,镇上就会请唱大戏来庆祝丰收。”谢宣眉开眼笑道,“那时我和李从庚都是爱凑热闹的孩童,不过五六岁的年纪,李二叔便驾了家里的牛车带着我们去看戏凑热闹,我们人小挤不到前面去,李二叔是个魁梧的汉子,揽着我和李从庚一手托一个,我和李从庚坐在他的肩膀上看戏,一看看多半宿,看到我们小孩子都昏昏欲睡的靠在他的肩膀上做大梦,最后连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

    “齐皇欲行新政之法,朝中老臣并蔺祈都三缄其口,推脱不受命。”谢宣敛下眸中的神色说道,“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新政的最后机会已经随着五路伐西秦的失败而彻底消忙了,景元帝不就是看清了这一点儿郁郁而终的吗?说实话,蔺祈的新政已经很周全了,但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大齐积重难返,无人可回天。”

    “我家左邻李从庚家第一次破家就是被青苗法害的,平心而论青苗法无论从景元帝看来还是从蔺祈看来,应该都是十分完美的,但熙州无数百姓却因此而破家,谁管了?朝廷噤若寒蝉,无辜百姓活该被搜刮,这个世道不应该是这样的,最起码不是我想要的模样。”

    “齐璟他们的江山社稷里不包括这些升斗小民的死活,李从庚的结局还算好的,没被青苗法饿死,没被蛮夷砍死,没被权贵害死,反而读了书,考取了功名,走上了仕途。熙州有太多的荒骨没有那样幸运,走不到那一步。”谢宣叹道,“谁又能保证家族富贵长留,永不败落呢。都有成为刀俎鱼肉的那一天,所以齐璟的要求,我并没有办法达到。”

    迟意出身富贵,对于谢宣的凄哀并不是十分的感同身受,但他可以试着理解,沉默良久,他开口说道:“可是世上的君王不都这样吗?”

    谢宣饮了一口杏花酒道:“致君尧舜,是我毕生追求。齐璟只会妇人之仁,不符合我的择君要求。我所追求的仁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齐璟的仁政只是善待士大夫,却无底线的苛责百姓,带着这样枷锁的新政,莫说蔺祈想不出来,我也想不出来。不是我不帮他,是我们不合适。”

    “那你为何还有跟着我回汴京?”迟意问道。

    “去收汴京几重山的银款。”谢宣云淡风轻的说道,他望着楼下看了一会儿,收回视线后给迟意夹了一箸薯片,“这里的炸三样是汴京三分之一的价钱,保证每个走进戏园的百姓都买的起,熙州几重山的收入大头正是这炸三样,但凭这一项就能顶了汴京几重山的流水。”

    “为何汴京不如此?”迟意纳闷道。

    “好问题,从你见我第一面起到目前为止,就这个问题问的好。”谢宣笑道,“为何不让汴京的平头百姓也能毫无负担的走进几重山呢?”

    谢宣卖了个关子,见逗弄的差不多了,这才施施然开口说道:“熙州是我夫人的封地,一直由我代为打理,这里的一花一草都是我说了算,等汴京什么时候我说了算了,汴京百姓的好日子便来了。”

    迟意倒吸一口凉气道:“你还真敢说。”

    谢宣笑道:“这不是你问的吗?我只是在回答你。”

    “说真的,你这次出使西域只是为了敲打西域各国?”迟意扭头问道。

    “前有博望侯,后有我闻金金。”谢宣回道。

    “你疯了?!!”迟意大惊失色道,“平西王也由着你这般胡闹?!”

    谢宣不答反问道:“迟意,你身为一个将军就那样甘心困在汴京那一方金丝笼里吗?在我眼中你应该是鸿鹄,是雄鹰,是盘旋在辽东之地的海东青。”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谁又甘心平庸呢?!

    迟意久未燃起的热血被谢宣三言两语说的沸腾起来,心中倏然生起一堆火焰。他来西北?*? 之前,就隐约察觉到自己的好友可能变了,是变了,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鼓舞人心。

    他,迟意,并不甘心凭借父祖余荫做个富贵将军。

    第115章 第115章

    闻金金要求以大齐使臣的名义出使西域诸国, 此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回汴京。

    满臣文武开始在朝堂之上争论个不休,有的在猜测平西王的狼子野心,有的反而认同闻金金的做法, 觉得他意在试探朝廷,若朝廷连这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不肯答应,他大抵也不会来汴京了,不过是几张通关文牒,也没什么的, 更何况丝绸之路不畅通, 大齐也是受影响的。

    谢壑作为礼部尚书,齐璟自然要听听他的意见, 毕竟是礼部给人发通关文牒。

    谢壑亦是在朝堂之上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若是别人本无可厚非, 可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 谢宣绝不可能只是老老实实出使西域这么简单。

    若谢宣在他眼皮底下,他自可阻止, 可他知道谢宣决意要做的事儿一定会办成的, 就算自己这边把出关文牒卡下来,谢宣也一定会另想办法达成目的。

    更何况谢宣借机把迟意扣下了,可见他这次西行应是十分危险且势在必行的。

    思及此处,谢壑正色道:“臣以为可,一来闻金金若能疏通丝绸之路, 对大齐百利而无一害。二来他接了汴京的通关文牒,相当于以大齐使臣的身份出使西域, 按大齐律例他完成出使任务时应回朝述职, 到那时陛下可能顺理成章的将他留下来,岂不两全其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