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100-110(第15/27页)

社稷来说实乃一大幸事,兴庆府肯派使者前来,善莫大焉。”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兴庆府扣一顶高帽,同意就是大齐功臣,不同意便是站在大齐百姓的对立面上,旁人反驳不是,不反驳也不是,陈文起微微僵了脸色。

    倒是一旁的薛云疏不咸不淡的笑道:“方大人可真是会慷他人之慨,攻打夏州损伤我们兴庆军多少兵力,方大人知道吗?此刻要我们交出夏州,汴京又打算如何补偿我们呢?”

    方可兴神色一顿,干巴巴的笑道:“可是官家并没有给兴庆军下达攻打夏州的命令。”

    薛云疏笑道:“这就对上了,齐帝没给我们下达攻打夏州的命令,此刻要我们交出夏州,想必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偿,那我们还谈什么?”

    方可兴道:“兀目人答应减免岁币,对大齐百姓来说也是一大乐事,平西王爱民如子,不可能不答应的吧。”

    蒋先义紧接着回道:“敢问方副使,给兀目人缴纳岁币的大齐百姓供养过平西王吗?”

    方可兴瞬间被噎住,沉默半晌后,他讪讪笑道:“自然,官家不会让平西王白白吃亏的,过后自有厚礼奉上。”

    薛云疏摸了摸下巴说道:“也不知道齐帝的厚礼是什么样的,不妨这样,你们将盖了公章的礼单先呈上来,我们看得满意了再商讨夏州的事儿吧,哦,对了,方副使若觉得为难的话,可以先与蔺主使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方可兴一直在翰林院当值,平生信奉的是孔孟之道,常以君子之风孤高自标,这次作为副使参与三国和谈,是他第一次接受朝廷的差遣,在他的观念里大齐臣共莫不听从官家的调遣,做事出发点是为天下计,他还带着读书人特有的纯然,贸贸然找上了兴庆使臣,确认兴庆那边的意向,他们识相同意出让夏州那就太好了,如果不同意他就讲道理劝得他们同意为止。

    万万没想到,兴庆使臣都是刺头,他说一句话他们有八百句话等着呢,真真是岂有此理。

    内部谈判陷入僵局,汴京使臣清楚知道让兴庆府吐出夏州来无异于虎口夺食,除非有足够的利益诱惑。

    汴京使臣先自行商议一番,拟定了一纸清单交给了兴庆主使陈文起。

    陈、蒋、薛等人看罢清单倒吸一口凉气,三人陷入长久的沉默。

    半晌后,陈文起单手扣了扣书案,冷笑道:“如此釜底抽薪之计,倒像是出自蔺祈之手,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清单上的每一条都对兴庆极具诱惑性,偏偏对汴京来说只是略施恩惠罢了,算不得什么。

    比如同意给攻打夏州牺牲的兴庆官兵顶格抚恤,同意兴庆府举子入汴京参加会试殿试,同意兴庆府的商船通过内陆漕运出海,不额外加税等等。

    如此过了两日,方可兴问陈文起道:“如何?汴京开出的条件能否打动兴庆府?”语气倒是十拿九稳,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实则三国使臣皆以到齐,谈判迫在眉睫,汴京还在等着兴庆使臣的最终表态呢。

    陈文起双手往后一背,气定神闲的说道:“我们此刻无法答复你,夏州如今是我们大司农闻金金在看管的,方副使可以回去跟蔺相公商量一下,看看这样的条件是否可以打动我们的大司农?”

    方可兴皱了皱眉道:“无论如何,我们也得见上他一面吧。”

    “就快来了。”陈文起道。

    然而,他们这一等就是等了数日,依旧没见到闻金金的影儿。

    汴京使臣不禁有些不满意了,到底是何方神圣敢摆这么大的谱?

    直到三国开始谈判之时,仍没见到兴庆府大司农的人影儿。

    兴庆迟迟不肯表态,汴京就不能贸然表态,汴京不表态的话,兀目使臣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十分不爽。

    这么多年了,兀目人何曾对齐人这么低声下气过,齐人和谈的诚意何在?他们甚至直接越过了汴京使臣,直接问兴庆使臣道:“允还是不允,这么难以回答吗?我们兀目人做出的让步足够有诚意了,你们汉人有句俗话说得好,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意思是说,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就在这时,哐当一声,会客厅的大门直接被人踹开了,谢宣一身戎装,满目肃杀之气走了进来,手持兴庆军的礼剑,大马金刀的坐到了陈文起的上座,礼剑碰击到案面,传来一声铿锵之声,会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吸引了过去,他别的地方倒也平平,只一双金丝丹凤眼生的不怒自威,眼角内勾出锋利的弧度,眼尾轻轻的往上扫,笑时含情,冷时含威。

    薛云疏见状嘴角抽了抽,心道大司农绝对与他那张俊脸有仇,不然为何屡次三番乔装出行?

    “让本官看看,谁在胁迫我的人?”来人扫视会场一州,被扫视到的人瞬间只觉遍体生凉。

    兴庆使臣俱都起身给他行礼道:“大司农。”

    谢宣刚一开口,就引来一道十分炙热的视线,只要他稍微抬一下头就会发现那是裴翎的视线。

    裴翎与谢宣是发小,二人一起长大,谢宣的声音他化成灰都能认出来,更何况那人虽然面部平平,但那双极具特色的美目除了谢宣还能是谁?还能是谁?!

    他不禁又喜又气,喜的是挚友并没有死在梅州,气的是他瞒着自己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他……他到底有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而坐在谢宣对面的兀目使臣也愣住了,他虽然没见过谢宣,但也知道汉人的官职里没有大司农,而兴庆的使臣齐齐站起来向来人行礼,证明此人身份极高,看来是个能主事的。

    思及此处,兀目使臣不禁回过神来对谢宣说道:“只要平西王答应将夏州还给我们兀目,我们就答应减免你们三分之一的岁币。”

    谢宣笑了,他抬眸认真问道:“好极了,但请问夏州是你们的吗?凭何用个还字?”

    兀目使臣出离愤怒了,他激愤道:“我们兀目人掌管夏州一百多年。”

    “照这位使臣的意思,掌管一百余年便是你们的了?殊不知夏州在一百多年以前姓闻人,不过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一件事来,我汉人经略燕云十六州千余年,你们兀目人不过掌管燕云十六州二百余年,那你们何时把燕云十六州还给我们呀?”谢宣扬眉看着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短短几句话,兀目使臣已经见识到了谢宣的厉害之处,如此巧言善辩,如此含威不露的金丝丹凤眼,倒让他想起一个人来,谢壑。

    这次三国会谈,齐国本应该领团和谈的人是其礼部尚书谢壑,但此人的难缠程度让人生畏,所以兀目提前讲明若是谢壑领团,他们直接不予谈判。

    没想到,防住了汴京的谢壑,却不想兴庆府的这人居然也这么难搞,简直是……天降魔煞星。

    兀目使臣见谢宣是个硬茬子,他不禁软了语气说道:“只要你们归还夏州,我们就减免你们三分之一的岁币,这是你们大齐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吧。”

    兀目此言一出,不仅仅是兀目人的眼睛死死盯着谢宣,就连汴京那边的使臣亦将目光集中在谢宣身上,都在期盼着谢宣的回答。

    孰料谢宣并未搭话,他将古朴的礼剑把玩在手中,对众人的目光视若无睹,不仅如此,他悠闲自得的将那礼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