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南北: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关山南北》 130-140(第16/17页)

哪能经得住这般生熬。”余晚娘盛了一碗冰粉塞到了白行山手中,半是嗔怪道,“你自己忘了今天是何日子也就罢了,怎地还这般不体恤属下,都这个时辰了,还拉着他们陪你耗。”

    白行山茫然抬头:“今天是何日子?”

    余晚娘柔柔一笑:“今天是七月初七啊!”

    在座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今日是七夕佳节。

    “诶呀!该死!”白行山脸色一变,“我答应过今日陪夫人去织女祠参拜,竟是忘了个干净!”

    城中有庙织女祠,求子嗣求姻缘极为灵验,犹以七夕这日拜祭最佳,白氏夫妇成亲数载无子,想必是要为了此事而去的。

    “相公现今想起来也不算迟,你我正好能一道去逛一逛夜庙会。”

    “可是我等还没商议完毕公事。”白行山为难道,“况且子不语怪力乱神,求神拜佛之事总归飘渺”

    余晚娘温温柔柔,笑意不变:“相公若能养精蓄锐,勤奋耕耘,妾身不必独守空闺,也便自然不需要寄托于这等虚无缥缈之事了不是吗?”

    此言一出,满座顿时眼观鼻鼻观心,不约而同把头埋在碗中,拚命吸溜糖水,而后悄悄支棱起双耳。

    众所皆知,文武双全,英明神武的白行山白大人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自家娘子,用当地话来讲,唤作耙耳朵。也不知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白夫人,关起门来是如何调教得自家夫君,不用疾言厉色,喊打喊杀,只需轻声细语的说上一句,叫这白行山往东他不敢往西,叫他打狗他不敢撵鸡。因此,天长日久,无人不晓,白夫人才是这府衙中真正说一不二的掌事!

    一听闺房之短被娘子这样堂而皇之的揭穿,白行山脸色瞬间涨成了猪肝红,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一边起身挥袖道:

    “咳咳好好好,今日就到这里了,咳咳,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妻罢!”

    说着揽过余晚娘匆匆向外走去,隐约还能听见他委屈的埋怨声:

    “娘子你怎可在下属面前这样说,日后叫为夫如何统帅三军”

    留下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又忍俊不禁。不知是谁先起头欢呼了一声,而后大家顿作鸟兽散。

    感谢白夫人大恩大德,今晚终于能早些回家了!  裴昀出门之时,被石中秀拦了个正着。

    “阿昀贤侄,你没忘了我昨日与你提过的事吧?”

    石中秀抱臂道,眼神不住往裴昀身后的卓航身上瞟。  自那日在神剑峰,石中秀脱口而出这个称呼后,便一直乐此不疲以此来揶揄她,每次裴昀听到这四个字都不禁胆战心惊,想起那日石中秀率众夷平神剑门的英姿,这位姑奶奶脾气之爆她当真不敢招惹,当下干笑了一下:

    “自然没忘,他已是答应了。”

    城中织女祠除了求子外,本地还有一个习俗,那便是七夕这日,未婚男女若相约同拜,共求花签,如此便算作是定情了。

    昨日石中秀对裴昀道,她干儿女石翠欲约卓航一同去拜织女,特托她来向裴昀探听卓航口风。

    这段时日卓航一直跟随裴昀在石家村忙进忙出,与石翠也算是朝夕相处。裴昀不知石翠何时相中了卓航,但她瞧这小姑娘伶俐勤快,而卓航也确无妻室,两人倒有几分相配,便去征询了他的想法。

    卓航听罢后愣怔了一下,既不欣喜,也不羞涩,只沉默了片刻,颔首答应了下来。

    裴昀与卓航相识多年,知他素来稳重,可不知为何此番来蜀之后,他便愈发的沉默了起来,许多时候他不声不响兀自出神,不知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无论如何,若能借此良机成就姻缘也算美事一桩。

    石中秀当下笑逐颜开,直接对卓航道:

    “那便快去吧,阿翠在鼓楼街口等了你大半天了!”

    卓航点了点头,然后一言不发出了门。

    许是丈母娘看女婿,石中秀越瞧卓航越是喜欢,忍不住对裴昀道:

    “若是我叫村中老少爷们手脚都麻利点,准能在蒙古人打来之前,把他二人婚宴上放的百喜烟花给赶制出来。”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石姨你都想到这么远了?”裴昀哭笑不得道,“石姨你不是惯常爱说,好好的女子做甚成亲嫁人,怎地又为石翠姑娘做起媒了?”

    她也是神剑峰大战之后才知晓,石中秀与骆一鸣乃是一对相识多年的爱侣。只是石中秀是石家村之长,雷火堂之主,身负重任,不愿抛家舍业嫁作人妇,屡次拒绝骆一鸣的提亲,二人至今仍未成婚。

    “人各有志,小辈两情相悦,我凭白当那恶人做甚。”石中秀不以为然道,“况且我瞧这卓航人稳健沉着,心胸宽广,比那些个为老不尊、乱吃飞醋的好不知多少。”

    裴昀噗嗤一乐,示意她看向门外:

    “石姨,你那‘乱吃飞醋’寻来了。”

    但见门外街对面不远处立着一中年侠士,白衣翩然,长剑佩身,手中却是拿着一包糖油果子。

    “瓜娃子,天天阴魂不散”

    石中秀嘴上不饶,眉梢却是含笑,双颊浅浅泛起红晕。那糖油果子是她最爱的小吃,这么多年了他从没忘过。

    “我骆伯父等你呢,石姨你还不快去!”裴昀打趣道。

    石中秀嗔怪般瞪了裴昀一眼,却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向骆一鸣走了过去,后者急忙献宝般将油纸包递上,石中秀自然而然接过,二人相视一笑,相携走远了。

    诸位文臣武将小吏杂役,有家的归家,有约的赴约,一转眼,整个府衙只剩下了裴昀和杨邦钰两个孤家寡人。

    裴昀笑问道:“小九郎,今晚没有佳人相邀吗?”

    这杨邦钰在族中行九,亲朋好友都唤其一声小九郎。他虽是世家子弟,却并没高傲架子,来了川蜀,军中也都这般叫他。

    “那自然是有的,只是被我都推拒了。”杨邦钰摇了摇头,“我有更紧要之事!”

    “何事?”

    “我想向裴大哥再请教一下裴家剑法!”杨邦钰兴致勃勃道,“之前你那招高山流水,我又回去琢磨了许久,想来想去,若用平南刀法第三式定然能够抵挡,还请裴大哥再不吝赐教!”

    裴昀失笑:“你还不死心?”

    应付过骆一鸣,又来了杨邦钰。这小九郎素来仰慕武威侯府之名,自打遇见她第一天起,便隔三差五缠着她切磋,光这一招高山流水,便已向她足足讨教了十七次,大有不破此招誓不罢休的气势。

    播州杨氏家传刀法既有盛唐大气之风,又有南疆夷地诡秘,交融混杂,自成一派。可惜这小九郎功夫还未练到家,终是欠缺三成火候,与其同旁人较劲,还不如沉下心来将自身功夫练好。

    但少年人一根筋,哪听得下旁人劝告,只铁了心要与裴昀讨教,裴昀不胜其扰,只能推脱道:

    “可我还有事要出门去。”

    “裴大哥有何事?”

    “呃”裴昀随口编了个借口,“听闻今晚黄道街有夜庙会,杂耍百戏,好不热闹,我想去瞧一瞧。”

    杨邦钰少年心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