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皇帝竟是我老婆?!》 40-50(第6/12页)
也许离他离开这里,时期已不远。
陆雩并不知道老婆就要跑了。
很快考场内就响起了锣鼓声,衙役举着写有题目的木牌四处巡走。
这已经是考院今日进行的第三场考试了。
前两场为岁试,是甄别秀才的考试,最后今天这一场才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
院试分为正式、复试两场。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六韵试诗帖一首,时策一篇,墨义一道。
前面的四书陆雩自然信手拈来,很快就洋洋洒洒填写完毕。
至于写诗,乃是他的弱项。不过今日诗帖题目为“夏”,算得上是简单,他略一思索脑海里就有了灵感。
时策指的是论文,分为经策和时务策,也就是学术论文和时局评论。这一道有难度,非常考验考生的水平和对时政的了解。不少考生往年就是败在了这一道。
而今年的题目也非常变态。
“浮费弥广”。
一般考生看到这个题目都懵了。“浮费弥广”,是何意思?
其实就是朝廷的各种财政支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这该怎么办?
皇帝要的是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寻求开源之法。
这道题目既已出现在院试中,陆雩就明白,自己所料女皇当政后财政紧张是真的。
而这个回答,也很简单。
开源节流,前者多赚钱,后者少花钱。
大部分考生提笔写答案,都会从这两方面下手。
少花钱,便是建议皇帝节约,为民考虑,削减宫中开支,不要大兴土木。
不过陆雩没这么写。在他看来,就算再节约又能省去几个钱?
与其动女皇的钱袋子,还不如充盈国库。
自古以来,国家财政收入税收就是大头。
赚钱,可以出台政策增加收税。但这个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会增加底层农民压力。
就算出律收刮富商地主,实际操作下来,最终压力也会被转嫁到佃户上。
陆雩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另辟蹊跷,写了前世现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比如得税起征点,阶梯型征税,甚至都年尾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可退税,都一一点到。
这种政策会让越富的人交越多的税,越穷越少交,更穷的就可以不用交,免税。
实现初步公平,缓解社会贫富差距。
当然这个政策要是真的颁布,陆雩绝对会得罪人,与整个中上层阶级为敌。
不过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他没想那么多。
除此之外,还有商税,盐税等等……税收里的门道可多了。
陆雩前世在国外时上过相关的课,略懂一些。要真让他一一写下来,十几张纸都写不下。
但税收这部分,陆雩只简单在前面提了一下,便抬笔继续写他的《国富论》。
丝绸之路,如何走出国门,从别国榨取价值,用掌控等值钱币这个方法,来让全世界的国家人民都为他们大周王朝买单。
这才是王炸绝招!
如果这一招能实施,绝对是对大周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起码几百年内,大周经济会飞速发展,成为全世界中心,国库再不用担心无钱可花的问题。
当然,附近隔壁其他国家就要苦一些了。
但这一招有一个前车之鉴,就是大周在军事方面必须是最强之国。
否则,引起众愤,会分分钟翻车。
陆雩又写道,国家同时要发展军政实力。
这方面涉及到他的专业知识,他写得很上头,洋洋洒洒,笔就没停过。
再把后面的墨义写完,考试就差不多完成了。
陆雩将草稿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修缮几句语措和错别字,随后一笔一划端正地撰抄在答卷纸上。
今年酷夏格外炎热。
负责监考的刘学政长官有冰块乘凉,可就苦了考生们。
在密不透风的考院里待了三天,光是汗就生生滴了十几斤,感觉自己要被蒸发成烤炉里的乳猪干。
不过陆雩体寒身虚,畏冷不畏热,倒比别人好受些。
他早就把题目答完了,无聊时,把卷子来来回回检查了七八遍来打发时间。
好不容易熬到可以交卷,陆雩第一个举手,拽了下铃铛,请叫衙役来收卷。
第一个最早交卷往往的都会引起注意。
周围考生纷纷向他投来目光,刘学政也多看了陆雩两眼。
交完卷,陆雩就步行到大门口,拿竹筒杯给自己接了一杯免费提供给考生的凉茶,等待考试结束。
待学政统一宣布结束,龙门大开,陆雩这才随人流一起走了出去。
门口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拥挤不通。
陆雩被挤得一踉跄,差点摔倒。
不过他长得高,正四处寻望季半夏和青义等人身影时,一只修长有力的大手忽然从旁攥住他的手。
熟悉地滑入他五指之间,十指相扣。
陆雩回头一看,发现是她,顿感安心。
季半夏不动声色地替他挡住大半汹涌人流,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先去附近酒楼吃点东西罢,为你接风洗尘。”
第45章 45 掉马危机 梁掌柜,你千万别说这……
45
这个点, 考院附近的酒楼皆人声鼎沸。
陆雩开的那家海上捞火锅,更是生意爆满,外面排起了长队, 根本没有位置。
不过陆雩是老板, 只要他想吃,自然会有空位。
季半夏问他要不要去吃古董羹, 陆雩摇头道:“不必,这天太热了, 我想吃点清淡的。”
季半夏就带他去了一家寻常小馆, 点了一盏粥和几样茶点。
陆雩在考院里吃得不三不四的,早就饿坏了, 抱着粥碗就喝了个干净。
季半夏看得心疼, 轻声道:“你慢点吃, 小心噎着。”
“嗯……唔。”陆雩又咽下一个桂花糕点,才想起形象, 动作放慢开始细嚼慢咽。
不多时, 放考全部结束, 就连这间小馆也断断续续涌入不少考生及其家人好友。
考试刚过, 他们边吃茶喝酒,言辞间都在讨论院试,也有互相对题的。
有人知道自己题差错意, 顿时哀叹四起。
季半夏问陆雩要不要找人对题,陆雩摇头, “考都考过了, 不差这一会,只等通知吧。”
季半夏便没再多说。
不管结果如何。
他知道他一定能考上秀才。
有以前认识的旧友来找陆雩对题的,陆雩也一律礼貌拒绝。
等回到家,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