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天降横财: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娱乐圈]天降横财》 130-140(第9/16页)

没有被这一句点评哄住,沉默等待她后面的发言,就听到李美京继续感慨,“你知道吗?在韩国,居然有比三兴还能玩金钱攻势这一套的企业,是真的很少见。”

    “我是不可能中止SFT计划的,无论如何。”成世宇表达态度,如果他们的目的是想要她收回关于SFT的宣传,那她可只能说声抱歉了。

    “什么?中止?没有人想让你中止,我是说,中止这个计划。”李美京像是没察觉到成世宇那瞬间的警惕和强硬,比起那个,那边想要停止的是更加事关三兴未来的——

    “听说你在首尔近郊又购置下了一大块土地,是考虑新建楼盘吗?还是说有什么新建工厂的打算?”

    那整块地是工业用地,新建什么楼盘?那明明是自己圈好打算用来落晶圆厂的位置。

    不过这一句话也让成世宇茅塞顿开,她可算是明白为什么最初三兴明明没对她收购海力士有什么异议,却在后面冷不丁来这一出了。

    “晶圆厂”,这是之前自己完成随机奖励任务时系统分给自己的应用价值和未来价值极高的奖励。

    好家伙,C哥你——

    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让我意识到系统的重要性是吧?

    成世宇内心咬牙切齿说着,要说真是随机到的奖励而不是系统特别指定,她可是完全不相信。

    三兴电子主打的内存芯片和闪存占据着领先地位,其晶圆厂生产的产品大都是仅供自家使用。

    液晶显示屏也是他们的当红炸子鸡,有着丰富的市场,按现状算完全没必要针对明宇尚未建设、甚至只是停留在概念期的晶圆厂。

    这帮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家晶圆厂的产品线会生产什么,就这么抗拒。

    成世宇该自豪于自己确实已经成长到风吹草动的变化都让人警觉的地步了吗?

    除非三兴对自家半导体产业规划上三五年内也要发生巨大调整,就按照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成世宇简单设身处地联想一下。

    要不他们不再满足于自产自销的境地,凭借先进制造工艺的优势打算切入晶圆代工领域;

    要不就是在电视机、电脑之后,他们将研发重点放在了研究移动电话上,或者准确来讲,智能手机。倘若如此,想要发展依赖的就是底层芯片和操作系统。

    而明宇还没收购下海力士呢,况且海力士也有自建的专门生产线,何必这就规划晶圆厂?肯定是有了往其他细分领域进军的打算。

    “你是说晶圆厂?”想来对方已经打听清楚自己的目的了,成世宇这次没装傻。

    明宇集团用砸重金的方式网罗人才,尤其万一规划重叠,一贯能招徕国内最优秀人才、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三兴无疑多了一个从人才端到产品线的直接竞争对手。

    其他方向也就罢了,但半导体行业是三星电子的根基,绝对不容闪失。

    “如果你考虑出手,他们愿意以提高两成的价格收下这块土地。”李美京说着,却是已经将三兴要以明宇答应不在首尔甚至韩国建晶圆厂,作为支持她收购海力士的交换条件。

    以成世宇昭彰的野心,对晶圆厂的期望绝对很高,那三兴更加不会让她起步。

    但他们也只是限制在国内,一旦出了这片土地,人生地不熟的明宇需要重新搭架子,不会跟自家进行人才竞争是一方面,到时候水土不服会不会有人买账就是另一方面了。

    就算她真的把国外人才收拢好了,不提自有外面的竞争对手给她下绊子,单单起步就要晚个三年五载。

    三兴不认为这样成世宇的明宇还能抢占先机、占据优势。

    成世宇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同李美京表示这个问题她要好好考虑一下。

    但实际上当电话撂下,成世宇无声地握拳给自己加油鼓劲,这完全在她的接受范围内。

    换个地盘名声不显,更加得不到支持和助力从头开始,哪怕她资金到位却招不来能人,这确实是大大的难题。

    但是呢。

    谁叫成世宇最不怕的就是招不到人才。

    成世宇想,是时候深入研究一下海那边大国的地理分布和外资公司注册的规则了。

    地大物博人多,多好的局面,况且她可是被大前辈强制要求不在韩国建设的嗳。

    反正在哪儿不是建设呢?能赚钱就行!

    纯粹商人思维的成世宇如是想着。

    第137章 爱人如养花

    “一会儿跟姜导见面, 你压压自己的脾气。”经纪人将元彬送到地方,是姜帝圭的工作室,不放心地特意嘱咐自家艺人说着。

    “我哪里还有什么脾气?”元彬语气淡淡, 如果说原本对于和姜帝圭导演合作不可能没有期待的话, 在对方几轮折腾下他现在是兴趣大减了。

    要么就直接拒绝自己,要么就说哪里不行让他改进,像现在这样不愿意让他出局却又嫌弃挑剔不说个所以然,有什么必要吗?

    “你还没脾气呢?你原来敢这么理直气壮提到想要拒接姜帝圭的剧本吗?”经纪人想起这人昨天在公司对着老板撂话的态度都觉得头疼,这到底是背后有人的底气还是长期相处熏陶出来的?

    反正元彬在自己这里气场越来越强了, 有时候他开口说话都已经不敢像过去那么随意。

    元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自身变化, 作为身边工作人员的经纪人算是在他还是修理工时发掘他出道, 一路走来成长至今已然是天差地别。

    更别提他这一年来比《蓝色生死恋》爆红后的轻飘虚浮沉淀了许多, 在流于表面的光鲜外表下, 也多了更多人格魅力。

    要不说养人、呸、爱人如养花呢,自家艺人被成老板y、爱的真好啊。

    姜帝圭作为资历颇深的名导, 自然不会因为明宇公司的投资就直接通融定下角色。他很是看不上元彬镜头面前的表演,可与此同时,在与这个演员的几轮沟通下来,却又有些舍不得放弃这个选择。

    不仅仅是票房号召力和明宇投资的推动,更因为姜帝圭看出了他演技上面存在的潜在可能性,他完全可以不局限于成为一个单纯卖脸的花瓶。

    就是目前看元彬本人反倒没有什么细钻研演技的动力,连接洽自己的项目说不定更看重的也是自己的这个导演而非剧本本身。

    元彬不满?姜帝圭自己还不满意他得过且过的态度呢!是因为现实生活太圆满没有压力和动力吗?怎么能这么不求上进呢!

    果然,又是一上午的面面相觑, 双方都对对方态度不甚满意,元彬寻思我把难得心情低落脆弱的女友撂在家里, 就来跟这个明明瞧不上自己的老男人浪费时间,已经开始考虑回去就让经纪公司表达“十动然拒”的态度。

    老子不伺候了, 好的电影项目又不是只有你一家!

    姜帝圭的时间更加宝贵,比起还知道通过经纪公司表达态度的元彬,姜帝圭面露不耐是真的下了最后通牒,“你知道的吧,我愿意给你多几次机会是因为看到了潜在的闪光点。但如果你始终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标准,哪怕是明宇强烈要求你来饰演角色,我也可以拒绝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