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60-70(第8/13页)
小故事,不但顺利的过关,而且顺便拍了个龙屁的行为,朱高炽表示很欣慰和高度赞赏。
嗯,是个聪明的,聪明人好啊,他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又看了一眼黑着脸,不发一言的二弟朱高煦,太子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心说,这都第几回了,总是针对他们太子府,二弟也不嫌累,就算太子妃应付不来他的刁难,难道瞻基这孩子会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
哎~
重重的叹了口气,又是朱高炽为自家二弟的智商感到捉急的一天。
汉王这回学乖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一声不吭的闷头喝酒,连汉王妃给他使眼色让他少喝点都没看到,气的汉王妃牙疼,扭头不再管他。反正醉酒后头疼的又不是她,管他去死。
“马云,赏。”
在朝臣的赞扬声中开怀了个够的朱棣哈哈大笑着回到高台之上,同时带走了太子和郑和,但还没有忘了让自己高兴的大功臣胡善祥,于是奖赏又朝着胡善祥颁发了过去。
谢过了皇帝的赏赐后,胡善祥心满意足的和朱瞻基重新落座。
宴会继续,除了汉王的朋党心情不愉之外,太子府或者和太子关系亲近的大臣都是一脸的和颜悦色和轻松自如,连太子妃看胡善祥的眼神都透漏着对其的高度赞赏。
朱高炽重新落座的时候,在太子妃耳边悄声道:“儿子选的太孙妃果然不错,聪明、贴心、合意。”
想起最近几天,只要瞻基的宫中出现了什么新式的甜点或者菜肴,都会给自己和太子妃那里送上一份,然后再由太子妃进上给皇帝,从不越俎代庖,这可都是以前没有的。果然儿子大了,有了女主人的宫殿也算是一个家,有了家的模样,朱高炽就颇为认同的赞道。
这在以往可都是只有他爹才有的待遇,瞻基这小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只顾着爷爷而忽视亲爹了,想想朱高炽就觉得牙酸。
“那是,我早就说这个儿媳妇选的好,不枉费我对她的看重。”
太子妃一脸理所当然的骄傲模样,此时瞧着到和耀武扬威时候的朱瞻基像极了,都说生子肖母,此言果然不假。
瞻基哪儿哪儿都好,就是眼瞅着人都多大了,还没个知冷知热的人。那段时间,太孙妃的人选定不下来,可真把她这个太子妃着急的差点没上火,幸好瞻基心里有数,挑了个所有人都合心意的。
这样想着,太子妃又看向对面下首的方向。
汉王妃正和赵王妃亲密的说着什么,一脸的郁闷又无奈,估计是在对着人诉苦。而汉王则一杯酒一杯酒的往嘴里灌,谁来劝都不听,连应酬都是赵王帮忙给拦着。
看到始作俑者落败后的灰头土脸姿态,太子妃顿时生气对汉王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幸灾乐祸,她可没忘记当初胡善祥的名帖是汉王推荐一事。若非如此,她还真难找这么一个合心意的儿媳妇。
想到此,恶意在心里蠢蠢欲动,她真想给汉王府送一份礼,感谢汉王府对他们太子府的大恩大德,不过,为了不给太子添乱,太子妃无奈的压下了这股不怀好意。
朱棣对下面坐着喝酒的几个儿子之间的暗潮涌动置若罔闻,乐够了之后,想起这幅千古绝对,秉承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心思,将对联做成门面的任务交给了太孙朱瞻基。
太孙妃胡善祥讲述的千古绝对,太孙朱瞻基命人做门面,他朱棣御笔亲题,嗯,所有流程和所有的任务都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然后等门面做好之后,他要挂在自己日日可以看到的地方,天天闲了就去欣赏一番,朱棣颇有兴致的想着。
“孙儿接旨。”
这种事没什么难度,又能讨好皇爷爷,朱瞻基欣然接受。
郑和虽然跟着皇帝回去,但一直提心吊胆的。
太孙妃虽然风平浪静的过了这一关,但想必所有人都清楚的很,太孙妃哪怕有理有据的夸了皇帝一通,拍了皇帝的龙屁,但毕竟是欺骗了君王,虽然所有人异口同声的不提这件事,但汉王仗着和皇帝的父子血缘可以做的事却不是太孙妃可以做的。
于是宴会过后,郑和还是跟随在皇帝身后,轻轻地将太孙妃告诉他的关于“佝偻病”和“坏血病”的事迹讲了出来。
不是他郑和不讲信用的不给太孙妃保密,而是郑和觉得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事是可以瞒过皇上的眼睛的。而这也是郑和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对着皇帝不要有所隐瞒。
朱棣因为对联的事本就开怀,对胡善祥和二儿子如出一辙的欺君行为也没有打算计较,他心里清楚,说到底这件事的前因还是因为老二没事找事,刁难不朝着瞻基和太子也就算了,如今越来越不成体统,居然把主意打倒了太孙妃的头上。
瞻基本就爱护太孙妃,惹了他爱妻,他不怼你怼谁。只是让朱棣没想到的是,这个太孙妃的行为还真是出乎意料的镇定自若和聪明机智。
想起太孙妃前段时间露出的种种不同反响的破绽,和他之后从老和尚处得到的关于“祥瑞”的卦言,一种激动的豪情顿时由心而生。
“永乐万年吗?”
哪怕不是祥瑞,他朱棣也会让太孙妃变成祥瑞,祥瑞说出的话自然是真实的谶言,日后谁还敢在对他登临皇位一事指指点点便是对祥瑞不敬,对上天不敬。
第67章 不想当祥瑞 宴会过后的没几日……
宴会过后的没几日, 郑和便奉命率船队出发了,朱瞻基在其中使了大力气将许道中也塞进了船队里,官职可能不高, 但能离开京城就已经让他们所有人都喜出望外的了。
因着宴会当晚郑和回到府邸后, 便命人拿来豆子发了豆芽, 照着胡善祥描述的方法,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在出发的前一日,郑和总算是吃上了自家发的豆芽。
大火猛炒的, 煮汤时添味的,都带给了郑和一种不同于
其他菜蔬的清脆可口。这个时候郑和也是彻底的对太孙妃好感倍增, 心服口服。也是自此之后, 豆芽这种蔬菜彻底在大明出现, 并以飞速从皇宫传入百姓家里, 成了一道人人都可食用的美味, 为不久之后的冬日里, 普通人家的饭桌上添了道可口的菜肴。
送行仪式很是盛大,朱瞻基身为太孙也必须紧随皇帝身侧, 没他在一旁陪着,胡善祥还觉得挺不习惯的, 不过前朝不是她那能踏入的地方,是的,哪怕胡善祥如今是太孙妃,但后宫不可干政的规矩只要一日立在那,她就不能踏入前朝。
一旦坐上下西洋的船,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的在海上漂泊, 许道中随船队远航,也不知道回大明是什么时候了,码头上,孙妙涵正依依不舍的和他告别,胡善祥也坐着一驾简单的马车跟着一起过来了。
“好了妙涵,我此次随郑大人下西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大明,我不在的日子里,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许道中深情款款的叮嘱着。
孙妙涵欣慰的道:“我知道的,道中哥哥,我会保重自己,你远在海外,人生地不熟的,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说着,孙妙涵想起临行前夫君郑重保存着的胡善祥给的良种图册,悄悄地在夫君耳边叮嘱道:“哪怕太孙妃说的良种再重要,你也要先照顾好自己,这才是你的首要任务,别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