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反骨皇太子》 40-50(第4/19页)
一天,233333
第43章
皇上这话何意?
皇上欲废太子?
大臣们惊讶至极, 其中当属索额图的脸色尤为难看。他立刻站出来,惊呼万万不可,列举出太子的诸多功勋, 称赞太子是有史以来最有作为的储君。
康熙冷冷睨一眼索额图,“你身为太子的叔姥爷,立论极可能失之偏颇,此事你无需参与讨论。”
众大臣见康熙对索额图这种态度 ,可见皇上真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吏部尚书科尔坤心中一喜,琢磨着皇上如果真废太子了,那大阿哥很有可能会被选为太子。这两年大阿哥的牧场营收极好, 不仅带着老百姓养殖致富,还为大清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战马, 同时他还有军功在身。
在科尔坤看来,大阿哥是替代太子的极佳人选。当然这种话他说不出口, 毕竟他是大阿哥的岳父,姻亲关系太近了。从刚才皇上训斥索额图的话便可知,像他这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不宜贸然发言。
科尔坤就使眼色给自己的两名属下,见二人没注意到,他就使劲儿使眼色。科尔坤就差直接伸手把俩人给扯出来了。
两位户部侍郎都装作没看见, 低头不吭声。
这种时候他们如果不动脑子, 真有可能会掉了脑袋。科尔坤的意图俩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是希望他们支持废太子, 推举大阿哥作继承太子的人选。
但是这合适吗?这两年大阿哥确实立了不少功, 三阿哥、四阿哥他们却也一样功勋卓著。
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大阿哥是最佳人选,他们倒是可以跟着附议。然而,如今真实的情况是, 几位阿哥的水平都不相上下,实难从他们中推举出最有说服力的一位。
皇上的态度不明朗,他们可不敢随便表态。科尔坤有私心他们理解,但想拉他们下水,没门!
户部侍郎薛升四年前在宝直局曾受胤礽提携,这两年他平步青云至户部侍郎的位置,有一半功劳当属于太子,在心里他一直都对太子感激不尽。
当年太子没在明面上将他收入麾下,为的是不想成为他仕途上的阻碍。如今是该他报恩的时候了。
薛升当即出列,成为众多“中立”立场的大臣中,为太子说话的第一人。
“臣以为索大人之言并无偏颇,从尼布楚条约,至今日各行业的发展,太子皆功不可没。各行业具体如何,臣不在其位,不敢细说。就说户部,如今户部全年的收入已是四年前的二十倍,这种情况在四年前,不,就是两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
有人出头了,发表意见的人就多了。
户部尚书和其他几位侍郎马上附议薛升之言。
礼部的两位侍郎也表示,这两年因为大清边关开放,贸易增加,礼部这边收到了更多国家的朝奉。那些外国使团在进入大清后,都感慨大清变化大。
“往年有些使团来,常会炫耀自己国家的先进之处,现如今都没有了,言谈中尽是羡慕之意。许多人甚至想留下来,向大清学习治国良策。”
礼部尚书朱善表示,在外交方面,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大清的强大。而这份强大,始于太子爷带来的变革。
刑部尚书这时候也站出来附议,“请陛下允准,臣总算盼得太子归来,很想亲自向太子请罪!”
不愧是破案部门的领头人,刑部尚书这没头没脑的句话很“悬疑”,立刻吸引了众大臣们的注意,让大家都不禁好奇起来,刑部尚书为何突然说要给太子道歉?
在成功吸引了所有人包括皇帝的目光后,刑部尚书才开口道:“当年太子倾囊建造仵作学院,臣曾在背地里非议太子此举荒诞胡闹,一点都没有一国储君的样子,臣错了!如今仵作学院培养出的仵作,助户部解决了大大小小近上万桩案子。尤其是解剖学的运用,使得数桩冤案得以沉冤得雪。”
多罗郡王鄂齐尔忙接话道:“这事儿奴才便是受益者!”
康熙来了兴趣,让鄂齐尔细说说。
“奴才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去天桥那边的书肆闲逛,跟人下棋。那日和一名书生起了争执,引得许多人围观,后来讲和,奴才便请那书生尝尝奴才自带的姜奶茶,谁曾想那书生喝完之后,突然头晕呕吐,倒地身亡了。周遭人亲眼见证,都认为是奴才毒死了那书生。”
“奴才当时心想,众目睽睽之下,怕是难说清干系了。这案子到了顺天府和刑部,由两位大人共同审理此案。本以为,这案子肯定要闹到皇上跟前了,没曾想仵作学院的魏珠在解剖尸体之后,找到了让书生毒发毒物,与奴才并无干系,让奴才得以洗清嫌疑。”
康熙没曾想还发生过这种事,“那引发书生中毒的到底是何种毒?”
“是毒菇,书生在去书肆之前,吃了母亲去山上采的野蘑,不想其中混了毒菇。”顺天府尹于成龙道。
考虑到一家人都会一起吃饭,康熙问:“那这案子还有别的死者?”
“没有,书生家中贫困,其母心疼儿子苦读,特意做了野蘑炒肉给他,其他家人都不准吃,反倒逃过了一劫。”
大家唏嘘之余,都不禁感慨,太子当初建仵作学院多么有先见之明。
“那说到了仵作学院,可就不得不提医院了……”
本该是一场推举替代太子之位的人选讨论,渐渐地却变成了一场歌颂太子的大会。
见事情越说越跑偏,科尔坤轻咳了一声,提醒大家别跑题了,“可太子不育是事实,当如何解决?”
原本喧嚣的大殿突然安静了。
这时候,有几位大臣开始附议了康熙起初说的话。佟国纲自认为康熙的意思是真要废太子,便主张这一观点,表示太子不能延续子嗣,确实应当让贤。但佟国纲打头阵说这话的时候很聪明,并没有只推举一位人选,而是依次列举出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至九皇子的性情和作为,表示各有千秋。
“尚未成婚无子嗣的,是否不在考虑之列?一旦立了太子之后,又是……”大臣话至此,卡住了,不敢继续往下说。
索额图不禁在心里嗤笑,这是在诅咒皇上的另一个儿子也不育么?
行吧,不让他说话他就不说,但不耽误他在心里心疼太子。可怜这孩子为大清做了那么多贡献,他皇父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见太子不能生孩子这一点。
他出海贸易前,太子再三劝他打开格局,为皇帝、大清和百姓多做实事儿。他打开了,可他现在后悔了,觉得自己这几年倒不如自私点,多给太子攒点家底儿。
凭他的能耐,何必在大清混?招兵买马,去外头再打一片天下,自立为王都可以。何苦留在这应对这位多疑无情的父亲,一堆又烂又腐朽的古板大臣们。
索额图既怒又委屈,以至于被憋红了眼眶。
鄂伦岱轻嗤一声,骂那些提出异议打算令立其他皇子的大臣都是笑话。
“从来只听说德不配位,还没听说过无子嗣不配位的。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君王,哪个是靠延绵子嗣而博得贤名?宋仁宗最终无子,大宋就在他那里灭亡了吗?恰恰相反,他在当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