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家人: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70-80(第5/17页)

吏部可以推广。

    如今的吏部尚书是屠滽。

    弘治九年,吏部出缺。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如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谓之廷推。

    参与廷推的,是朝廷主要官员: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

    如果大家反对,理论上皇帝就无法通过廷推任命。

    当然,皇帝也可以自己下旨。

    但臣子们多以这样的方式为耻,宁可不干、也不接受。

    说好听点儿——就是皇帝你程序不合法。

    说难听点儿——这官来路不正,我不干!

    前两年,赵鸣直接下旨让一个叫徐恪的升任南京工部侍郎。

    升官儿啊,这天降好事,不说让你感激涕零,起码程序上也要谢个恩吧。

    可是,徐恪竟然断然拒绝了。

    理由就是——“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而得者。臣生平不敢以他途进,请赐罢黜。”

    打人不打脸,这可不是打赵鸣的脸么。

    啪啪啪啪。

    说古代皇帝乾纲独断,你看这里、还是不够“独”断啊。

    自打废了丞相之后,吏部尚书算是朝廷最高官了。

    最后廷荐四人,意思是让皇帝在四个人里面挑一个。

    就像那电影里面说的——

    ——“我们没有委任吏部尚书的能力,但我们有提供人才的能力。”

    ——“如果排队上位的都是自己人,任命谁,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过,虽然有四个人选,但人选也是有先后的。

    照廷推的意思,皇帝如果识相,就该选第一个——现兵部尚书马文升

    他也是资历最老,算是“众望所归”。

    大明,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可皇帝也不是不识字的。

    这一次,赵鸣偏偏就亲自手书,写了现任左都御史“屠滽”的名字,直接交给内阁。

    此事之后,马文升十分不爽。

    屠滽虽然职位上压了马文升一头,但也不敢犯众怒,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好在,屠大人也很懂得投桃报李。

    正巧,当时边境不太安生,他就适时向皇帝举荐了赋闲在家的王越。

    赵鸣笑着对汪直说:“还记得你的老搭档王越么,他可要回来了。”

    王越是景泰二年的进士,成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

    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于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中两次远袭鞑靼,是首任三边总制。

    因军功卓著,获封威宁伯。

    明代中后期重文轻武,因军功封爵的文臣只有三位。

    另外两个,一个是王骥,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王守仁了。

    汪直督军西北后,和王越曾共事三年多。

    两人率军于威宁海、黑石崖、延绥等地大败鞑靼军,并共同镇守大同。

    可惜了,成化十八年,汪直失宠被贬。

    王越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治罪,被贬为民。

    不过,他被贬到了安陆。

    如果也在南京的话,这俩忘年交的老搭档倒是可以把酒言欢。

    自然,汪直重返京城后,又成了皇帝皇后乃至于太子眼前的大红人。

    他也和赵鸣提起过王越。

    虽说咱们王大人都七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七十岁,正是干事业的好年纪啊。

    “陛下心里有数。”张宛说,“但你也知道的,大臣们若知道陛下有这个意思,必然阻拦。”

    因此汪直也就不便再提。

    赵鸣也想让王越回来。

    虽然他似乎也活不了几年了,但能打仗的文官、靠谱的实在不多。

    “我给你出个主意。”

    张宛说,“也不必你提王越的名字,他自然能好好归来。”

    如此你看,为了用一个王越,真是好大一盘棋啊。

    可对咱们屠大人而言,招回王越容易,可若想大规模推行“考成法”,别说他这个吏部尚书干不了,哪个吏部尚书都干不了。

    赵鸣生气:“怎么张居正能干,你干不了?”

    屠滽:你说谁?

    “算了,你滚吧。”

    总而言之,这三年大家互相较劲,你来我往。

    大臣们也生怕皇帝又以祭祖为名,出去闲逛,十分警惕。

    赵鸣:啊呸,你们以为我愿意去祭祖,这跟上早朝有什么区别,还远。

    “我真是羡慕小照啊,家财万贯,还想干啥干啥。”赵鸣回头,“咦,小照人呢?”

    汪直说:“太子殿下出宫吃午饭。”

    赵鸣冷笑:“家里没饭吃么,还用出去吃,真是闲得慌。”

    这话听着实在耳熟,这不就是从前他爸妈对他说的么。

    跟所有小宝贝一样,赵小照就不爱吃家里饭,就爱吃外卖、就爱吃饭店。

    他看了看菜单,大手一挥:“炒一本儿。”

    店小二:???

    “这都不知道?”小照一挑眉,“就是但凡有的,各来一样。”

    “少爷,您吃的完吗?”

    “你别管。”赵小照财大气粗,“我有钱。”

    店小二瞅着这大少爷身上衣料,确实不像没钱的样子,立刻去办。

    “放心。”赵小照自己拿起茶壶,“今天哥哥我请客。”

    对面三个小毛头。

    分别是小核桃、朱厚炜、朱厚熜。

    小照今年八岁。

    这三个也三岁了。

    不一会儿,一位风韵犹存的老板娘亲自送了饭菜过来。

    赵小照还一个个数了数。

    “怎么没有酒?”

    “少爷,你们年纪还小,不能喝酒呢。”

    老板娘笑眯眯说:“这三位少爷小姐生的真是标志。”

    小照板着个脸:“难道我不标志?”

    “你啊……”老板娘伸手捏了捏他脸蛋,“最俊俏了。”

    这亏得这酒肆开在京城大街上,不然还真像是盘丝洞里的妖怪开的,专门爱吃小孩子,小娃娃肉嫩且香。

    “这是我妹妹和弟弟。”小照强调,“龙凤胎。”

    又指着小熜熜,“这也是我弟弟。  ”

    老板年哇了一声:“竟是龙凤胎么,双胞胎见过,龙凤胎我还没见过呢。”

    她夹着嗓子问,“你们是兄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