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家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50-60(第3/18页)



    或者更坏的是——皇帝该不会真有些神秘之力吧?

    要知道, 这几年丘阁老陆续呈上了十三份奏章请辞还乡, 都没有得到批准。

    国人总要落叶归根, 丘濬老家在海南,这光是灵柩归葬故乡,就得有一两年的功夫。

    如此一来, 内阁另几位大学士也萌生退意。

    一是因为他们确实也年纪大了, 七老八十了,现在不衣锦还乡,就得跟老丘一样被抬回去了。

    二是去年底京城的事, 还有后湖黄册库的那把火……

    尤其是黄册库,皇帝虽然没有大发雷霆,严厉惩处当事人。

    但是南直隶好几个县已经在重新丈量田亩,对比造册,而且是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亲自在做,没有让地方插手。

    虽然眼下皇帝依旧引而不发、没有丝毫动静。

    可是雷声小、雨点大, 谁能看出从小就老成持重(sha bu la ji)的陛下居然能有这样的手段。

    “陛下可也是先帝的儿子。”

    先帝说他子不肖父,如今看来、是先帝看走眼了。

    “宪宗皇帝最后也没有换太子,焉知不是真的看出了什么名堂。”

    到底是父子,两位还都是情种。

    先帝有万贵妃。可万氏到死也都只是皇贵妃,又没有子嗣。

    而且说实话,万家人虽然也是嚣张跋扈,但万贵妃本人并没有干涉朝政。

    如今陛下的心上人可不同了。

    不仅是正经的皇后,而且生了太子。

    她们张家人不仅敢在宫里撒野,带皇帝的冠冕,皇后本人甚至都敢给陛下批奏疏了。

    “反了反了!简直倒反天罡!”

    本来一直有官员进言,说皇帝膝下单薄,应该广纳嫔妃、充盈后宫。

    当然,充盈后宫的目的是为了多生娃。

    你要是一两个妃嫔就能噼里啪啦下崽子,咱们也不多说什么了。

    可皇后独宠后宫这么多年,不也就生了一个皇子么。

    ——你们就夫妻俩人,没法子控制变量,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很难判断到底是谁的问题啊。

    “晋藩的庆成王朱钟镒,知道不?”

    “就生了四十几个儿子的那个。”

    大明朝养猪专业户庆成王朱钟镒,今年六十五了,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了,还在孜孜不倦造人。

    这都已经生了四十四个儿子了,还有五十几个女儿。

    要不是他明年就挂了,估计还能再生。

    子辈数量如此庞大,等而下之的后代自然更多。

    玉牒上就有孙百六十三人,曾孙五百十人。

    ——陛下,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

    真是该生的不生,不该生的跟下猪崽子似的。

    朱钟镒是朱元璋的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后代。

    众所周知,分封诸王,就算都是一字亲王,也是有高低之别。

    第一等最值钱的,晋王、秦王。

    第二等稍次的,楚王、齐王。

    第三等再次的,燕王、魏王、赵王。

    其他的就比较随意了。

    晋王杨广、晋王李治、晋王司马炎、晋王李存瑁、晋王赵光义。

    总之、晋王无敌。

    不过,李世民以一人之力拉高了秦王的身价。

    而晋藩堪称大明的养猪大户,要是每个藩王都想他们家这么生,大明早被吃干抹净了。

    大臣们因此频频上疏,一是要皇帝多生,二是要宗室们少生。

    恨不得给他们全阉了再放出去。

    “陛下,您总是精神不济,早朝形同虚设,经筵更是一年都没办了,陛下要爱惜身体啊。”

    “朕哪里精神不济了。”赵鸣不乐意了,“皇后说朕身体好的很。”

    大臣:……跟您说正事呢,谁跟您这白天晚上的,真是好不害臊……

    内阁几位阁臣一同上疏要求退休,有几分真心,也想摸一摸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之前的丘濬,来回拉锯十几次。

    可这一次,皇帝只象征性地挽留了他们一下,就马不停蹄地给他们把手续办好了,好像是生怕他们反悔似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什么人都离不了的。

    少了谁,地球都照样转。

    他们的手续还在办,那边谢迁、李东阳入阁参预机务。

    这两位更是重量级的。

    谢迁,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的状元。

    朱佑还是太子的时候,谢迁就是他的讲官,算是东宫的旧人。

    至于李东阳,更是鼎鼎有名,和杨慎一样的神童。

    天顺八年的殿试二甲第一。

    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如今是礼部右侍郎,兼任侍讲学士,专门负责内阁诰敕撰写,是领导的大秘。

    如今这二人都不到五十,年轻力壮,之前之后名声都不错。

    张居正那样能干大事的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不是每个皇帝都能碰上。

    “再等等吧。”张宛说,“王阳明现在也二十出头了,他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还有四年而已。”

    *

    这日,谢迁入宫。

    今年以来皇帝皇后基本都住在西苑。

    虽然只有帝后和太子三位正经主子,但西苑的原有的房屋也显得不太够了。

    张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谁知道一年前他们还在住六十平的二室一厅呢。

    因此,在西苑太液池西南岸,临近西华门的地方,又添造房屋五十余间。

    谢迁远远就见到好些个笼子罩着布,里面还传出奇奇怪怪的声音来。

    因离的有些远,倒是听不太清楚。

    又见一个新造的屋子已经挂了名字了——“豹房”

    都说中产的标配是养猫养狗,那人家都皇帝了,自然要养一些有级别的保护动物了,比如豹鹰鹿象什么的。

    古代的皇室一直都爱养宠物,谢迁皱眉:“这是陛下用来养豹子的?”

    弘治五年,巡抚宁夏都御史韩文言:宁夏採豹以贡,糜费甚多,无益于用。宜停止。以免军民劳扰。上曰。已止之矣。

    这才过去不到三年,陛下又如此劳民伤财了?

    不行,这可不好,一定得劝一劝。

    “不是陛下的,是为了太子殿下赏玩的。”

    “什么?!”

    谢迁差点儿没叫出声来。

    “太子殿下不是才四岁么?”

    这年纪,玩泥巴才是正理,你说玩豹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