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22-30(第12/39页)

她不得不提前穿好衣服。

    江幽菲还是跟之前一样,在她身边神出鬼没。

    反正她需要,她就在。

    南青出来时,已经有人安排侍女送水盆过来。

    里面的水发黄,底下还有沉淀物,即使如此已经算是比较干净。

    刘衡他们连脸都没得洗,随便吐口水抹一下,看得她特别嫌弃。

    “外面为何那么吵?”

    侍女道:“王爷,各地的官员一大清早就赶来拜访您。”

    蛮正常的政务日常。

    不过南青现在首要任务是勘察镇北王留下的凿水洞。

    她洗完脸喊来刘衡:“将地方水利部和工部的官员叫进来,其他人,你叫他们五天后再来。”

    刘衡一出去通知,外面果然没有那么吵闹。

    留下两个水吏和工吏,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其中一个还驼着背,另一个则是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叩拜:“参见王爷。”

    南青让他们起来,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关于镇北王凿水洞工程,你们可知道具体位置?”

    工吏有些吃惊:“王爷,镇北王的工程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早就销声匿迹了。”

    “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南青觉得非常可惜。

    水吏则道:“许多凿水洞和储水池早已被掩埋,想疏通,也是个大工程。”

    南青道:“我不是要修缮,我需要那条流水线的凿出来的洞。”

    两人面面相窥十分不解,还是库官出来跟他们道清楚原委。

    最后两位专家异口同声道:“不如您亲自去现场勘察?”

    南青正有此意,连早餐都没吃,就让人准备好三顶轿子,附近的饮水井。

    到达目的花了一炷香时间,刚下轿子,就看见早已干枯的蓄水坝,只剩下些杂草。

    上面就是山,蓄水坝两边河床是借助两座山的岩体。

    南青抓起衣摆塞在腰带,快速爬上去,刚好有条小路可以进山。

    “殿下,上面危险!”刘衡连忙阻止道。

    结果萧成几步冲上去,跟只猴子似的已经进山了。

    南青提醒道:“刘衡看住萧成。”

    由于水吏工吏已经很老了。

    还是叫御卫军抬上山的。

    从小路上山距离峰顶起码还有半个时辰的路。

    萧成不愧是放马放出来经验,三两下就直接开了条小路上山,只是比较崎岖而已。

    等南青站在山顶,一眼望去,无数高山层叠,蜿蜒的河流却只有一条,仿佛游龙,穿插在山川间栖息。

    望不到水流的出处,却望得清楚水流的尽头,被几座数十米的山石压制,封印般,水流不在往原来的地方流。

    即使站在高处觉得河流近在咫尺,可触手而碰,实际山上山下相隔数千里。

    萧成突然指向另一边呈弧形山,下放有块河床水草特别丰富:“殿下,那边适合养马!”

    此话一出,南青望过去。

    水吏就惋惜道:“那是隆江支流,属于大梁的治地。听说大梁太子代国以来开启多项民生工程,已达三年,包括隆江,不知福泽了多少大梁北方的民众。”

    “原先老隆那个地方比咱们这里还穷,自从闹了一次地动,已经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老人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年轻时见识过荒北的富庶,老了又目睹着荒北的衰落。

    南青没有多言,继续问道:“两边的山石有什么不同?”

    提起专业,水吏和工吏便开始孜孜不倦科普。

    原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隆江之水速度快点,大梁有极好的河匠,十分聪慧,他们疏通山石,遇到堵塞的地方就烧开炸石,再挖一个瀑布阶梯加快水流速度就可以达到自然清理的功能。

    “海兰珠的支流其实更偏向荒北,可惜咱们这里岩石实在太多。”

    南青又问:“当初镇北王是如何让你们凿出洞来的?”

    此话一出,两人分明有些忌惮。因为海兰珠是大姚的水脉之一,有龙脉之称。

    当初镇北王就是动了龙脉才会被太上皇猜忌,逼迫自刎而亡。

    “说,本王不是太上皇,也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南青不自觉大声说道,语气间有反对太上皇的意思。

    两人具是一惊。

    南青可不管他们的反应,她寻思既然镇北王有能力凿出水洞流到荒北的斤和蓄水池,说明水流很强,否则不会修那么多水井。

    工吏站出来,小心翼翼道:“镇北王私下用铁石溶成水管并接了三百米,渡过了那个堵口,才引来水。”

    南青闻言眼睛一亮:“如此谁来只要找到水管的位置,那就事半功倍。”

    “不知道殿下打算用什么办法疏通?”水吏道。

    南青就奇怪他们才是专家,怎么来问自己?

    不过她没必要怀疑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本王打算找到镇北王留下的凿洞,填充大量的火、药、爆破引水,虽然这种办法冒险了点,至少让堵口压力减轻,迫使水可以冲刺岩土表面。”

    “再利用隆江的工程技巧,一样挖个泄水渠,通过加高岩层河床制造挖深泄闸,增大水流压强,压强越大,通水旧址就越好挖。”

    “届时不用重新挖,前人的工程可以继续在我们这些后人得到建设!”

    山间清风拂过她的刘海,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发的身影,站在高不可攀的岩山上,俯瞰众山,不惧任何挑战。

    两位老人恍惚一下,仿佛看见记忆中那位少年人,也曾如此壮志未酬宣布自己要挑战山堑。

    只是一瞬间。

    南青的声音让两人回过神来:“两位能筹备好鞭炮需要的火、药、还有通水旧址的地图?”

    这件事很快在镇北王府附近的镇子传开。

    本来新王入境就令人在意,何况新王在汾城时,汾城还出了很大的事。

    无不让各县官吏担忧雁南王是不好伺候的主?

    荒北各个外族的都护府邸。

    当传出新王要重修水渠,官吏们突然放心了。

    原来新王是个傻子,居然想重修水渠。镇北王当年修成才用了十几年就荒废。

    地动造成的倒塌,只会比镇北王当年修水渠工程时更困难。

    这件事成为大街小巷谈资,在官吏带头议论时,本身过得不好的百姓都在笑话,京城里贬下来的皇室子弟不知天高地厚。

    更多人是怕新王借着修水渠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这件事同样传到一处老兵所。

    一个驼着背的老人,磨着柴刀,似乎正准备上山砍柴。

    老兵所里住着都是些镇北王府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他们曾是镇北王的亲信,至今对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