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210-220(第7/17页)

他有没有眼泪吧。”

    谢明配合地把谢璟的小身子转过去,脸上果然没有一滴眼泪。

    永宁侯一塞,他孙子还真……聪明。

    谢璟小朋友嚎了一会儿,发现没人搭理他之后,便停下了哭声,精明得很。

    谢宁本来都上了马车了,听到声音又探出头来,嘲笑他爹:“被你二孙子给骗了吧!”

    永宁侯一时脸上挂不住,连连摆手:“走走走!赶紧走!别赶不上进城了。”

    谢宁还想再嘲笑几句,被陆川拉回车厢,笑道:“你就别添乱了,吃完火锅撑不撑,要不要吃两片山楂消消食?”

    谢宁一摸肚子,还真觉得有些撑,刚才到暖棚走的那一圈完全不够消化。

    “那就来两片吧。”谢宁傲娇道。

    被陆川转移了注意力的谢宁,一心在山楂片上,连马车什么时候发动都不知道。

    没了谢宁搅局,永宁侯和谢明说了两句话就结束了,早上怎么来庄子上,下午就怎么回去。

    第215章 计划

    换上透明琉璃片后,向日葵幼苗的状态有所好转,果然是光照的问题。

    许大人他们都放下心来,和往日一样照料着这些苗苗。

    可惜好景不长,冬日时而下雪、时而阴天、时而是大风天,晴朗和煦的日子并不多。

    就算暖棚顶换了琉璃片,光照仍然不是很足,几人又开始愁起来。

    古代的暖棚不像陆川前世那样,不仅可以调节温度,还能模拟各种植物需要的光照,方便极了。

    陆川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找几面铜镜,调好位置放在棚顶,以达到聚光的目的,并且根据自然日光的程度,随时调整。

    不过席东他们可不懂怎么调光,陆川最近又比较忙,腾不出时间来到庄子上,就给席东指了个人。

    之前陆川和唐政探讨物理知识的时候,特意讲过光学,唐政这一年在工部实践,物理方面的实操经验比陆川还丰富。

    为着种植这一茬向日葵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财物,现在让席东放弃是不可能的。

    而且调整光照这个知识,以后种植大棚八成还能用得上,不如一次性学会。

    现在的席东,觉得种植东西可有意思了,不同的变数,植物的长势就会变得不一样,他喜欢观察这样的变化。

    席东得了指点后,为防唐政痴迷木工机关不愿搭理自己,干脆进城一趟,直接到唐政府上找他。

    “你让我到庄子上帮忙调整光照?”唐政惊讶道。

    自从出了国子监后,他们几人就很少聚一起了,所以听到席东上门找他的消息,他是既惊讶又欣喜。

    席东点点头,脸上是讨好哀求的表情:“行舟说你学过光学,知道怎么调节光度。”

    唐政问:“你这个着急吗?”

    席东:“急!特别急!那些苗苗等不了。”

    唐政想了一下他的研究进程,觉得也不是很紧急,便说道:“那行,我让人明天去工部告个假,明儿早上陪你去庄子上看看。”

    席东大喜:“那就说好了,我明天来接你!”

    “好,我明天等你。”唐政笑了一下,然后又想起了什么,“你是不是今天一回城里就上我家了?没回昌盛伯府?”

    席东眼中的喜悦戛然而止,整个人僵住了,他快有两个月没回京,结果回京第一件事不回家,让他爹知道了,估计又是一顿骂。

    唐政一看席东的神色,就知道他猜对了,摇头道:“本来还想留你在府里用膳,现在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别让昌盛伯久等。”

    送席东回城的下人是昌盛伯府的人,估计一进城门就到伯府去通报了。

    席东到家时,昌盛伯果然一脸怒气,他们夫妻俩从收到消息开始,就一直等到了天黑,特意让厨房做好的饭菜,都热了三遍了。

    “你个逆子!还知道回来?!!”昌盛伯怒喝。

    席东赶紧求饶:“爹爹爹!我回来这一路冷死了,刚下完雪没几天,地面又滑,马车走得慢,儿子肚子都饿扁了!”

    他蜷缩着身子,特意用手搓了搓双臂,露出的手指冻得有些红。

    还不等昌盛伯再说些什么,昌盛伯夫人就开始心疼了,疾步走过来。

    “哎哟,这手怎么被冻红了,赶紧进屋暖和暖和,别理你爹,最近地龙烧多了,上火呢。”

    “娘,这路上可冷了,多亏了儿子有先见之明,让人往马车上抱了两床被子,不然还真要冻着了。”

    有他娘护着,席东完全不惧他爹的怒视,径直跟着他娘进了屋里。

    两人到饭桌前坐下,昌盛伯夫人给席东舀了一碗汤,让他暖暖胃。

    她心疼地劝道:“不然就别去庄子上了,你喜欢玩泥巴,种东西,娘也可以在府里给你建个暖棚。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好啊,何必到庄子上受苦呢。”

    席东喝下一口热汤,鲜美可口,温热流经喉咙到达胃部,几口下来,整个身子都暖和了不少。

    “那不行,府里没有新种子,也没有人能够讨论,还是在庄子上有意思。”

    昌盛伯夫人叹气:“行吧,娘也犟不过你,去就去吧。”

    到庄子上种东西也比出去挥霍好,前儿她还听说,住在昌盛伯府隔壁的李家,他家的二儿子在百花楼一掷千金,结果拿不出银子来,被楼里的人追到了府上,丢死人了。

    她儿子再怎么没出息,也比隔壁的李二好。

    至于昌盛伯,见没人搭理他,就灰溜溜进屋了,往席东旁边的凳子一坐。

    席东很有眼色,主动给他爹夹了块肉,昌盛伯的气一下子就消了。

    一家三口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餐,第二天一大早,席东坐在马车上赶往唐府,后面跟着一辆马车,里面装满了昌盛伯夫人让人连夜收拾的东西,生怕儿子在庄子上过得不好。

    虽然这两个月陆陆续续送了不少东西到庄子上,但她还是忍不住要收拾。

    唐政到庄子上看了一圈,通过计算得出镜子的最佳摆放位置,让人把镜子放好,还给席东几人说了要如何根据日光程度调整位置。

    就永宁侯自己感觉,暖棚里的亮度好像比外面还亮一些,他半信半疑地问许大人:“我怎么感觉暖棚里挺亮的?”

    许大人点头:“是挺亮的,比外面还亮一些。”

    永宁侯哈哈大笑:“我这儿婿还真有一套,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法子,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他眼里满是自豪。

    许大人感叹道:“他适合来农司干活,可惜了。”

    永宁侯瞪眼:“这有什么可惜的,我儿婿现在在户部也干得很好。”才进户部没多久,就给朝廷收回了五年的商税,快顶朝廷半年的税收了。

    被岳父大人称赞的陆川,并不知道他在岳父大人这里的评价有这么高,他如今正在完善自己对大安未来十年的计划。

    陆川既然决定了进入官场,立志为大安贡献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