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君春衫: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还君春衫》 60-70(第17/24页)

的水洼中,激起道道涟漪来。

    也揉碎了荀远微的眼波。

    荀远微深吸了一口气,往后退了一步。

    她可以和戚照砚说加餐饭之事,却无法将更多的心事诉之于口,她忽然觉得鼻尖有些酸,故而转身将酒瓶和酒杯都收入自己带来的红木盒子里,又从角落里取出一把竹节伞:“走吧。”

    戚照砚扯了下荀远微的衣袖。

    荀远微不解其意,踅身过来看着他。

    “臣看着殿下先走。”

    荀远微歪了歪头:“为何?”

    戚照砚摇了摇头,不说话。

    远处系在柳树旁的照夜白百无聊赖地抬了抬前蹄,戚照砚牵来的马抖去鬃毛上的雨水。

    荀远微看懂了戚照砚想说的意思,其实对于她而言,此地一别,又何尝不是看一眼少一眼了呢?

    她强忍着心头的愁绪,朝着戚照砚笑道:“这样吧,我们牵了马,同时往反方向走,谁都不许再回头,好不好?”

    戚照砚喉头忽而有些哽咽,但还是应道:“好。”

    两人没有说别的话,戚照砚接过她手中的伞,撑在两人头顶。

    这么一小段路,两人默契地走得很慢,仿佛这样,时间也可以变得更慢一些。

    可到最后,分明各自都翻身上马了,荀远微又悄悄食言,挽着辔绳稍稍调转马头,与此一瞬,戚照砚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这次是遥遥一眼的怅然回望,纷纷缄默,又心照不宣。

    荀远微催动照夜白,另一手握着尚残存着戚照砚体温的竹节伞的伞柄,朝着明德门的而去。

    她是打算先回公主府换身合适的衣服,再进宫的,却没想到,在路过长安城最知名的当铺的时候,看到了个眼熟的身影。

    她拽了拽辔绳,刻意放缓了速度,想要看清从当铺出来的那个人是谁。

    等看过去的时候,她惊觉那人竟是王贺,他手中还捧着一个锦盒,离得有些远,又隔着雨帘,荀远微辨不清他的神色,但对伤痕极其敏锐的她,却意识到王贺脸上有一道很长且明显的疤痕。

    看到王贺,她忽然想起自己春狩哗变那日,便是王贺差人来猎场传的消息。

    她当时匆匆回城,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却是个放在兵部就能解决的事情,但王贺偏偏大动干戈,将她请了回来。她知晓,王贺这人不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小题大做,那日若非自己提前回京,猎场的动乱绝不至于轻易平息,但世上真得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么?

    她不相信。

    此番看到王贺的行踪,她心下更是生疑,但在王贺看过来的时候,又压了压手中的伞,隔断了自己的面容和他的视线。

    在公主府换完衣裳,春和侍奉她梳妆的时候,她又想起了回来时看到的人,便转头同春和嘱咐:“你之后去聚平庄查一下,看看王贺今天去那里做了什么?”

    春和点头应下。

    荀远微也没有再多问什么,只是任由着春和为自己梳妆完,便乘坐车辇进了宫。

    春和的效率很高,她早上嘱咐的事情,到晌午的时候,便已经将结果呈报上来了。

    “奴婢去聚平庄查过了,王贺今天早上是来赎了一只玉镯。”

    荀远微蹙了蹙眉,她有些想不通:“我记得王贺不是娶了崔家十三娘吗?赎玉镯做什么?崔家十三娘虽然是旁系庶女,但也只是父兄在朝中位置不甚险要,应当不至于当镯子吧?”

    春和摇了摇头:“奴婢也奇怪,便问了聚平庄的掌柜,他告诉奴婢,王贺赎的那只玉镯,是几个月前一位姓吴的娘子前来当的,奴婢又去吏部调了王贺的档案,发现他家三代之内,根本没有姓吴的娘子。”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文书,递给荀远微。

    荀远微接过看了一眼,发现的确如春和所言。

    左右一时也想不出来有什么关联,荀远微便顺手将那本文书放在了一边,按了按眉心,继续翻看下一本奏章。

    事情仿佛就是这样的巧合,没翻几本奏章,旁边的沈知渺却突然道:“殿下,臣翻到了御史参奏兵部主事王贺行己不端、流连烟花柳巷……”

    荀远微看向沈知渺:“这些御史,还是太闲了,不是什么大事,就留中吧。”

    朝中每日都有许多的事情,她根本分不出多余的心思去处理这些没有多大影响的琐碎事情,但偏偏这些御史最爱捉人小辫子。

    沈知渺踌躇了下,还是道:“不止一本,臣整理出来的这些,都是参奏王贺的。”

    荀远微蹙了蹙眉,想来她今日早上看到的,王贺脸上的抓痕,应当和她流连花丛有关。听闻崔氏三娘子素来脾气骄纵,知晓自家郎君做出这样的事情,夫妻间生出矛盾倒也正常,但这样的风月事情,这些所谓的文人士大夫,谁身上不沾些,倒也没必要闹这么大。

    她想到这许多疑点,故而看向沈知渺,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知渺再翻了下那几本奏章,方道:“是醉花阴前几日死了个叫芍药的娘子,王主事闻之大恸,非但抱着芍药的尸体大哭一场,还写了一篇《断雁序》,这两日已经在京城中传疯了。”

    醉花阴,长安城中最知名的秦楼楚馆。

    荀远微闻言,喃喃:“断雁,断雁。”

    离群之雁,丧偶之雁。

    她又想到了今日王贺去赎的那只数月前由那位姓吴的娘子在聚平庄当的玉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个醉花阴死掉的芍药娘子,和那个当掉玉镯的吴娘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荀远微转头看向春和,春和会意,已经从另一边的书架上取出了一卷宣纸,呈递到她面前:“前几日长安城中传得厉害,奴婢忧心殿下问起,便摘抄了一份。”

    荀远微接过春和递上来的卷轴,上面是春和摘抄地很整齐的《断雁序》。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确实情意哀切,诉尽离别苦。”

    荀远微念了两句,叹了口气,又将卷轴收起来,搁在手边;“你去将王贺传来。”

    春和行了个礼,便离开了廷英殿。

    大约两刻钟过后,王贺到了廷英殿,他穿着从八品官员身上的深绿色官袍,脸上的红痕证明了荀远微没有看错。

    荀远微坐得端正:“你知不知道,你的一篇《断雁序》,让御史台的官员都参奏了遍。”

    王贺垂首:“臣知晓。”

    “你就没有什么想解释的么?”

    王贺低头,陷入了沉默。

    荀远微睨着他,平声道:“你从前也是用人言可畏进谏过我的,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娶的又是崔氏三娘子,在那群御史的坚持下,你在兵部的职位怕是保不住了,即使不做革职,基本就剩下外放一条路了。”

    王贺声音有些沙哑:“臣多谢殿下提醒。”

    荀远微不欲与他废话,便问道:“你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