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110-120(第4/14页)
“既然这样,那就请您腾挪餐厅吧,确保干净宽敞,没有异味,我过两天来帮忙参谋位置。我们就准备正式迎接游人。”叶盏说完后起身就欲走。
“好,好。”管事已经满脸堆笑,与一开始的疏离不同,似乎几人是相识已久的故交。
他殷勤将叶盏一行人亲自送到门外,还站在门口笑着目送她们的背影:“我明天登门拜访,我们再聊聊细节。”
“叶家姐姐,您要在养象所里开酒楼,可是万一大象粪便味道大怎么办?”江小孩忽然抬头问。他人小鬼大,也听懂了对话。知道叶家姐姐要在那里开酒楼,可是大象那么大,大象的便便肯定很大吧?
“你适才在院子里,可闻见了味道?”叶盏笑着问他。
“不曾。”江小孩皱眉回想,摇摇头。
“我先前听人说过,它们养象所还有一种赚钱的法子,便是卖大象粪便。”叶盏指着外墙处,“太平车停在后门,每天都来运送一次,撒上草木灰就没有味道了。”
“为何买哪个?”江小孩不信,“莫非像师娘一般要豚矢?”这师娘指的是叶璃,大宋百姓对时妖巫婆的敬称就是“师娘”,江小孩这么称呼叶璃是出于尊重和……敬畏,毕竟她又吃过狮子头还能在半夜里叫石狮子张嘴放铁球。
“喂喂喂!”叶璃赶紧纠正江小少爷,“我可不是什么都要的!”
“自然是附近的农户拿去种田肥田。”叶盏耐心解释,"城里人看大粪是肮脏之物,但对农户而言这是难得的肥田之物,在乡下常有人为了争夺路上一泡野粪大打出手的。"
“哦。”小少爷思索。
“就是,上次我去乡下时还看到一位阿婆急着跟人抢粪,因着没带粪叉背篓,直接双手捧了一泡牛粪喜滋滋回家的。”叶璃也跟着给小少爷讲讲民生艰辛。
“盏姐儿,说起来,你到底要怎么招揽顾客啊?”玉姐儿没心思听她们东拉西扯,满脑子都是发愁如何招揽游客。
“山人自有妙计。”叶盏狡黠一笑。
很快来汴京城象棚、茶楼这些地方就有浚糟娘子们拿出了彩色小册页发放。
客人们好奇接过来,上面画着一头喷水大象,旁边还花花绿绿写着字。有识字的接过来,一字一句念:“养象所大象可供游览,大象可跪拜、唱喏、象牙载人。”
客人们便好奇问:“当真?”
“那还有假?”有去过的客人插话,“我去过看过,倒不错,不过当时是郊游路过,并未见他们大肆揽客。”
浚糟娘子们便热心招揽:“好看哩,一家子人只用花几十文赏钱就能看完,摊下来一人只用二十文左右。”
“以后在外地亲友跟前说起来也有面子不是?他们外地可看不到大象。”
“大象还会跪拜唱喏呢,花二十文受大象一个礼多划算。”
“再说,这大象可是祭天大典、祭祀典礼上表演的大象,往常都给官家和皇亲国戚表演的,现在你只需二十文就能看到,岂不痛快?”
“是这么个道理啊……”客人沉吟,“那好,我有空去瞧瞧。”
浚糟娘子们发了一张又一张大象旅游传单,她们都从叶家酒楼批发小菜,听了叶娘子托付都愿意接这个活计。
要她们说啊,这活计白帮忙都成!叶娘子结账大方、脾气好,遇上落难没钱的还会赊购本金帮她们,如今只不过是分发传单、张口提一嘴,谁都愿意。
何况叶娘子还承诺了分发五十张单子得五文钱,对她们这些净日在人来人往处晃悠的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非但茶肆酒楼都有人宣传,码头、城门处这些中转之处都有小童带着传单宣传。
码头、城门是大量外地人进京的第一站,这时候看到这张传单都会留意,毕竟他们从外地来京城就想去汴京的名胜之处去逛逛。
大家一般耳熟能详的就是:大相国寺、金明池之类,没人想到还有养象所:“那是何处?是象棚?”
“不是不是。”小童子赶紧摆手,"象棚虽然有个象字里头却没大象,是汴京城里游乐玩耍之处,里头有说书、杂耍、丝竹管弦,养象所可是正经豢养着大象,是京城独一份的去处。"
外地人果然动心:“曹冲称象那个大象?”他还没见过真正的大象呢。
就这样在叶盏的宣传策略下,一来二去,大批外地游客和本地人纷纷涌向了养象所!
养象所管事看着这么大的客流量,饶是叶盏早就提醒过,还是激动得瞪大眼睛:好多人!
他赶紧吩咐驯象人和昆仑奴:“快!准备!”
在叶盏的提前提醒下,他们早就备好了节目:大象根据指令跪下、唱喏、行礼。
要花的赏钱更多,还能看祭天大典上的特别节目:六头大象装备马鞍,身上背着莲花座、披着紫罗绣鞔,头上戴杏叶络头①。
身上骑着一个人,身后跟着四人,也都是穿着徘绝青樱桃锦络缝四图片衣,牵引着涂金双鹿带①。
虽然没有祭天大典上的器乐,但是也能一起团团听从指令转向东南西北拜一拜。
自然一时是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叶大富也跟着捕捉到了商机,提前在木匠和陶匠那里分别定制了一批木雕陶瓷小象。
旁人只是简单的大象模样,他的却有大象玩球的、小象洗澡的、大象带小象的,大象驼人的,总之色彩和造型都比旁人来得精细。
甚至还有精致的礼盒装:檀香木盒子雕刻上大象形状,打开后里面铺着锦做的台面,下面垫着干净棉花,上面躺着一套五个大象木雕。
从汴京往外地带土产的人有不少是达官显贵,要送的人也非富即贵,因此都更青睐礼盒装。
叶大富用了不少心思,所以他的木雕陶件虽然价钱比旁人贵,但生意便也好上许多。
*
然而汴京一处大宅里,有名男子正气急败坏:“我家倒贴了那么多的好处,怎得打动不了养象所的管事?”他为了拿下这笔单子又是送菜又是承诺给管事塞钱,怎么就赢不过叶盏?他就不信了,叶盏能拿出更优惠的价钱。
“回禀主家,听我们人从养象所打听的 内幕,叶家酒楼给里头杂役等送餐的价钱是一人二十文。”跟班赶紧给他回话。
“怎么可能?!”男子惊得站起来,“比我们的价钱还贵?”
他对外的报价是十五文。
“这管事莫不是傻?叶家可比我们贵五文钱!放着低价的不要去找高价的?”男子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这样的。叶家除了给杂役送饭,还帮他们招揽顾客,还给前去的游客提供饭食。”跟班回话,“这杂役的饭食不过是个添头。”
“?!”男子重重坐回椅子。
他的确算到了叶盏会去养象所,所以才捷足先登想让她失望一回。
却没想到叶盏根本看不上给杂役做饭,她所图更大更远。
而且招揽顾客肯定更符合养象所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