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100-110(第2/17页)

然,似乎这件事没什么奇怪的,“原先樊楼最高处能瞧见皇城大内,还有几座楼能瞧见,但官家也没封了那几座楼。”

    大宋的官家,当真是好仁慈好亲民啊。叶盏默默想。

    酒楼下面就是一条河:“这酒楼里赏景正好。”

    非但能赏景,交通往来还便利。几人指指点点:“这应当是护城河。”

    汴京古称汴梁,就是因为有汴河和梁河两条大河穿城而过,后来建立都城后又建了两座护城河。

    内城和外城都有护城河挡着,外围有金水河和五丈河两条河,坐着船能走遍城里各处。

    “以后我和玉姐儿往来各家店铺都可坐船。”叶盏想的远些。

    “我倒没想到这一出。”玉姐儿想想,“倒也是。如今有食肆、有塌房,有蛋糕铺,又有酒楼。自然是要多方经营,自然是坐船往来能更快些。”

    看完了酒楼,叶盏对其方位大致已经有了了解,再粗略估计下附近的几间酒楼食肆分布,自己琢磨下大致客流量,她已经决定了要入手下这座酒楼。

    要闹处的榜单很快就张贴了出来,上面自然是写着富春酒楼要扑买,位置在何处,标的是酒楼的经营权,期限是十年,招标文书上还写了限期一月,标底是一千两银子。

    叶盏早就听人说过,这标的的设置有门道:若是酒楼前几年的营业额一直有增无减,那么标的取的是次高营业额,如果酒楼亏损和盈利不定,则取酌中一界,类似平均数。

    十年一千两,一年便是一百两,这价格比租赁酒楼划算,也比购买酒楼划算,而且一旦中标,十年到期后再招标会优先考虑你,也能算是长期经营,算下来很合适,因此现场还是围了不少人,看着似乎都有意向。

    出来一名工作人员,一声锣响:"肃静。"便开始读这份公告,还特意重申一点:不许官府衙门之人参与这次活动。

    叶盏点点头:原来宋代就有公务员不得经商的规定了。

    还宣读了初步意向人,叶盏听见自己的名字在上头,想必就是裴昭定下的,还有位印家,就是先前的承包人,再就有两三个耳熟的名字,似乎都是食饭行的成员。

    现场有个大木柜,外面锁得严严实实,还用浆糊现场糊了封条在上面,只在上面留有个很小的孔洞,有点像现代的选举箱:“实封投状期满,价高者得。”

    想要投标的人,可以在一月内,填好自己的底价和时间,写在纸张上递进去。一月后官府自然当众开箱打开封条查看。

    接下来便是个人上前去领了纸张,回去写好后再投递进去。除了那些念过名字的人,再有愿意招投标的人也愿意领纸张回去参与。

    玉姐儿看了一会,上前去领了十几张,对方吓一跳:“一人一张就够了。”

    “我是替同伴领的,大约有十几人呢。”玉姐儿振振有词。叶家全家人,再加上铺子里的姐妹们,还有家里的小狗,也不少人呢。

    那官吏还是不给玉姐儿:“须得本人来领。”

    玉姐儿回去就发动了家人们都来领了一回。

    家人不解,玉姐儿解释:“一看这么多想竞选的,那些想经营的商家就要踟蹰些。”

    叶盏:6

    原来是兵不厌诈。

    拿回了纸张,这底价写多少就让叶家人都开始纠结:“底价一千。竞价写多少呢?”

    当然是价高者得,可是不是越高越好,否则你到时候得给朝廷这些钱,那不是坑了自己吗?

    可是写得太低,竞争不过旁人怎么办?这件事不就是黄了吗?

    叶盏笑眯眯:“我自有主张。”

    她在初期测算过酒楼的盈利,应当每年盈利至少有两百两,而官府认为一年一百两官府就不会赔本,所以可以填的区间就是一百两到二百两。

    听说前任主人印家十年前拍卖的价钱是一年一百五十两,他家财大气粗,自然是按照最高盈利写得,考虑到这十年间汴京城并无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衡量尺度差不多,所以现在最高价也应当是150。

    既然走到了公开投标,可见印家并不打算再承包了,要知道他家可是享有优先租赁权的,而且还能享受分期付款和打折的优惠。

    印家好好儿租着,为何又不租了?当然是盈利太少。这消息想必竞争对手们都能打听到,叶盏就立刻猜到他们不会出太高的价钱。

    因此叶盏在纸上写了两千两,多写了两百两以示稳妥。

    叶家人看了这个数字,都很忐忑:“会不会太高了?”

    “会不会太低了?”

    叶大富急得上火:“什么扑买,原来是官府想法子讹钱,好歹毒的法子。”比他开个博卖摊赚钱多了,百姓还不能说什么,果然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一边又恨自己不能早生个几十年早奔陈桥驿站,混个开国的功劳也省得女儿如今被官府盘剥。

    “爹莫愁,这个价钱应当不会出错,便是出钱高了,我们还能赚回来,我看那个地方大有可为。”叶盏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半点都没被家人的不安所影响。

    既然叶盏说没事,家人便也安心下来,将纸张折好了扔进了木柜。在扔进去之前还要当着官府的面写上年月日时辰落款,为的就是担心两人同时写一个价钱。

    到了开箱这一天,官府的人当着百姓的面打开了封条,拿出标书开始唱数:“李建,一千两!”“何社,一千一百两!”

    里头的价格有高有低,还有人不知道是捣乱还是想捡漏,居然写了一百两。当然是不成的,若是大家的报价低于官府的一千两低价,官府会自动流拍继续拍卖。

    一番拉扯中,叶家人一直竖着耳朵听,直到听到叶盏的两千两,再无旁的高价。

    有人在听到叶盏的报价后气得跺脚,狠狠瞪了叶盏一眼。

    他是认识叶盏的,自家写的价钱是一千八百两,是目前为止的最高价,原本想着再无对手,谁知来了个有魄力的叶盏,硬生生就将他的报价打了下去。

    但也无可奈何,这扑买制度本来玩的就是魄力和脑力,博弈不过人家,只能算自己愿赌服输。

    念完所有竞争者,小吏点点头,宣布胜出者:“叶二姐中标。”

    叶家人欢呼了起来,刚才各个紧张得攥拳,此时见叶盏中标,当然都欢呼雀跃。

    叶大富还特意狠狠往哪个瞪叶盏的人那里瞧了好几眼,眼气去吧你!

    张贴了公告后,叶盏便跟官方签署了公凭,然后便是纳足课额,不过叶盏跟官府也提了提条件:"一时凑足银两太难,不若留我二百两银子,给我宽限半年,让我置办停当、采购菜蔬这些。"

    此事也有先例,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若是叶盏食言,半年后无法再交二百两,官府可直接收走酒楼,怎么都不会亏本。

    负责此事的官员也点了头。

    既然买了酒楼,就要开始装修,准备让它能够营业。

    叶家人多的优点此时凸显了出来,轮番上阵清扫酒楼里的卫生,擦擦洗洗,将里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