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狂躁大佬宠夫郎》 140-150(第15/17页)
方都成了敌人攀爬城墙的着力点。如果换成水泥的,光滑一片,敌人想落脚都没落脚点。这就给攻城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好,大哥到时候告诉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邴四郎并不多问,一口答应下来。
邴温故继续安排,“夫郎,你和大姐明日去街上招工,给清净子师兄弟建个道观。另外还需找块大些的地方也行,直接买个庄子也行,安排吴娘子等人住进去。”
南大哥立刻就道:“弟婿,要不我跟着吧。他们两个去,我不放心。”
“到时候让平安和仆人跟着,你不用去。城内几乎没有男丁,都是老弱妇孺,你一个青壮跟着,可能会吓到人。他们一个双儿和一个娘子出面正合适。”邴温故解释道。
南大郎经过邴温故提醒,这才想到这层,“还是弟婿你细心。”
“那可能就需要招女工了”南锦屏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邴大娘叹气,“到时候尽量招些力气大的妇人吧。不过我想能在丰州城生活到如今的妇人,绝对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至少跟咱们乡下的妇人一样。修房子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
苗氏见邴温故安排一圈,没安排南家人,连忙问道:“儿婿,咱们能帮上你什么忙,你尽管吱声?”
“岳父岳母这边,就拜托你们早日把豆腐工坊和豆油坊开起来。丰州百姓贫苦,这些便宜的吃食开起来,也能改善一下百姓们的生活。”
“好,明日我们就去办。”
邴温故点头,“到时候工钱少给些,主要还是用粮食结账。”
丰州这里物资不丰富,有钱也没地买东西。
“好。”众人答应着。
到了第二日,邴家人和南家人开始忙乎起来。众人都在时刻观察两家人的动静,对于他们大量购买房产土地虽然不解,但勉强还能接受。
可是当南锦屏和邴大娘请人盖道观,他们就不淡定了。
甚至军中都出现了不利的流言,“呸,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人才来,不想着怎么打匈奴,开始盖道观了。怎么盖了道观,等匈奴打进来,就请道士请神仙下凡相助?”
“你不懂,他这是亏心事做多了,害怕呢。修观建庙,不外乎琢磨着少遭点报应。”
对于军中这样的流言,百里无涯听到了,但是却视而不见,因为他自己就深以为然。
甚至于被安插到军中的丛林等人,因为是邴温故的人,都遭到了排挤。
丛林当然不可能放任这些流言动摇军心,立刻同邴温故汇报。邴温故抽冷去军中,捉到几个传播流言的士兵,当众扒了裤子狠狠地打,打的皮开肉绽。
这些士兵皮厚得很,只是打并不能令他们闭嘴。邴温故就饿他们,饭食减半,这样的饭量饿不坏人,但是在大量的训练之下,吃不饱的饥饿能让人疯狂。特别是同伴都能吃饱,只有自己吃不饱的情况下。这一招,就没人敢在背地里议论纷纷了。
百里无涯作为军使不作为,邴温故可没啥好客气的,直接把人撸了,换丛林坐上去。
丛林武功是没百里无涯厉害,但有邴温故压着,百里无涯只能忍。
对于军官变动给军队带来的军心动摇,邴温采取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政策。
士兵们每次训练,都比试出个前三,和进步最快评比。至于奖励,目前对于丰州的情况而言暂时用不到重金。只要每餐多给一个鸡蛋,一块肉,就能让这些士兵们拼命。
而评比的裁判,肯定就是丛林这个新任军使。如此一来,丛林的地位不需要多言,自然而然就在无形之中稳固了。
邴温故这日踏进衙门,叫来沈城舟,询问道:“丰州耕地今年耕种了多少,还有多少没耕种?”
这些之前邴温故叫人专门排查过,都有记录,沈城舟拿了出来。
丰州这边耕地大约是土地的原因,收成本就不算丰富。而今年,竟有五六成耕地没有耕种。
“上次匈奴劫掠时间不巧,正是百姓们耕种时节,匈奴把很多百姓们藏在家中的粮种抢走了,导致许多百姓无粮可种。”沈城舟解释。
邴温故沉吟下道:“我带了杂交粮种过来,到时候可以分发给百姓。”
听到邴温故这般讲,沈城舟没有高兴,反而心提了起来。他才不信有人会无缘无故把这么多钱撒出去,朝廷可都不管丰州了。
果然下一秒就听邴温故继续道:“就当是衙门朝我借的,到时候等收成的时候,衙门还我就是了。”
“衙门的粮种?”
“衙门借给百姓粮种,百姓收了当然要还了。”邴温故理所当然道。
沈城舟脸都垮了,“百姓到时候要还几成?”
“借多少粮种还多少就成。”
沈城舟面上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他们这些当官的对于这事心里门清。
衙门里的就没不知道税收这里面的门道的,说是借多少还多少,但是都能动手脚。
发出去一升带麸皮的粮种,还一升不带麸皮的。再在称上动了手脚,一升就能变两升,甚至更多。
有很多衙门就是靠这种方法多收百姓们的粮税,这也是百姓们常常贿赂收粮税官吏的原因。
沈城舟心里冷笑,果然是个能‘赚钱’的好官,丰州城这么穷困的府城都能给他找到如此冠冕堂皇的搜刮民脂民膏的办法。这脑子可真够用,若是用到对抗匈奴上,说不定真能给他打赢。
沈城舟心里再怎样盘算,却也无可奈何,叫人去通知百姓们来领取粮种。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其实给丰州百姓们带来挺大震动的。
沈城舟的一些亲戚们有考虑到这层的,就托人来询问。
沈城舟直言相告,“新来的这位邴知府是个什么性子,我也不知道。不过他家眷来那日,你们都看到了,声势浩大得很。那么多家财,肯定很会赚钱。所以我也不确定到时候还粮种是个什么情况。”
这话相当于明示了,就差直接说还粮种肯定会做手脚了。
亲戚叹气道:“便是知道这是个坑,可没办法啊,还得跳。不跳怎么办,家里一粒粮种都没有了,地只能荒废,到时候一粒粮食都收不上来。领了粮种,最起码地能种上,不管收粮的时候怎么还粮种法,总归能剩下一些粮食。”
待亲戚走后,沈城舟娘子周氏问道:“郎君,妾之前听打听这位新府尹的人讲过,这位新府尹似乎改良了粮种,可增产。
如果真如传闻那般能增产五成,那么便是秋收时节多还一些粮食也是合适的。”
沈城舟眸色充满担忧,“我担心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个。娘子,你可考虑过匈奴的问题。秋收的时候,匈奴必来劫掠。到时候匈奴把粮食抢走了,那么百姓们要拿什么还给府尹。最后忙了一年到头,颗粒无收,反而倒欠了府尹许多粮食,叫百姓们怎么活命。”
周氏吓得用帕子捂住胸口,“那我这就转告耶娘和家中亲戚,叫他们不要贪图增产就向衙门借粮种。”
沈城舟颔首,“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