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狂躁大佬宠夫郎》 120-130(第6/18页)
通,还看着她拼命干活。
张小娘恨吕氏,还恨吴娘子,若不是吴娘子不肯带她离开,她又怎会受这许多委屈。
吕氏三人就算拼劲全力秋收,还是没有抢收成功,就在第三日夜里暴雨倾盆,下了一日一夜,粮食全被暴雨打没了。
吕氏气的直骂天,“不是说好了大旱大旱吗?怎么又下雨了!”
可是就算吕氏再气也没有办法,张家的庄稼连一成都没收回来。来年自家吃的粮食都不够。
而大多数农人,大概被天灾搞怕了,就怕收庄稼的时候再出现什么变故或者不可抗力的天灾,急忙都把庄稼抢收了。
这就导致吉县几乎所有百姓们今年都正常收了庄稼,尤其是邴温故还免了粮税,不用交粮食。百姓们算下来,今年比以往不闹旱情剩下的粮食还多,一个个喜笑颜开。
百姓们手里有粮食,就是有银子,虽然受之前旱情影响,不富裕,但到底能吃饱饭了。吉县的百姓们有了一点闲钱买些小东西,货币开始流通,吉县经济慢慢复苏。
见吉县慢慢好起来了,有一些百姓们就给出门在外的学习的学生去信,告知邴温故的一系列针对学子的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学子们若是能在县学考中前三名,不但不要束脩,还免费发钱。这令很多求学在外,家里经济不那么富裕的学子心动,返回原籍。
国子监里,一名名叫西宁的学子对夫子道:“是的,夫子,学生决定返回原籍读书。”
西宁正是吉县人,当初来汴京城求学,被一名国子监中的夫子相中,破格收进国子监。
西宁家境从前还算殷实,然而一年年在外求学下来,加上吉县大旱三年,家中已经赤贫。西宁在家书上得知家乡针对外地求学的学子的政策,打算回祖籍读书。
夫子爱才,不忍心西宁就此被埋没,急切道:“这怎么成呢,吉县这几年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况且一个小县城中的县学,怎么比得过国子监呢?再有两年你就可下场科举了,这时候回去只会荒废你的学业。万万不可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了心神。”
西宁恭敬道:“学生知道夫子是为了学生好,可学生不想再给家中增添负担了。学生听闻,吉县县令邴大人当初同样再老家读书,直到科举前才离开,仍旧一举夺下小三元□□。可见真有学识,无论在哪里读书都一样。”
夫子叹气道:“不得不说,邴县令那人是个大才。人工降雨都能实现,岂是一般人可比。”
“那么学生回去更没错了,想来这样传奇的人物办的学堂定然不会错。”
夫子还要再劝,沈清和走过来道:“让他回去吧,邴温故那人才华横溢,若是西宁能得他指点,受益无穷。”
夫子这才放西宁离开,而国子监的学生们议论纷纷,尤其是之前一直被西宁碾压的陈志豪。
陈志豪是个小衙内,祖上三代都在朝为官,平日里很是张扬,学识不错,只是一直被西宁压着。
被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压着,西宁一直挺不服气。
陈志豪的狗腿子们奉承道:“那穷小子总算回他那个穷县了,再那边读两年,还不定读成什么鬼样子。三年后的科举搞不好名落孙山,到时候志豪兄你高居榜首,也算一雪前耻。”
同西宁一样情况的人不少,也有不愿意回来的。
邴温故见着好不容易返回来的三十几名学子,考虑到他们三年后都要参加科举,特为几人设置了一个大班。
这个大班的授课邴温故都有参与,甚至七日里至少保证三日由他本人亲自授课。
学子们都是各地的英才,听过邴温故讲课,就知道昔日这位状元郎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他很多观点和论题都与从前夫子们讲述不同,更加新颖而且锋芒。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邴温故让玻璃坊那边加班加点赶制出一批玻璃,这批玻璃没有送到汴京,而是留在了实验基地,建起一座座玻璃坊。
吴娘子仳离后,邴温故仍旧如从前,一如既往让她当项目负责人。
吴娘子问道:“大人为何要斥巨资建设这一座座精美昂贵的玻璃房?”
邴温故道:“之前你曾问过本官,冬日里如何种地,这便是答案。”
吴娘子站在玻璃房中,这时候也发现玻璃房的好处了。
玻璃房透明,采光十分好,可以说整日都被阳光笼罩。
邴温故继续道:“若是温度不够,可以在玻璃房中搭建地炉。到了冬日整日烧着地炉,操持玻璃房中的温度,自然就可以进行杂交实验了。”
吴娘子大喜,“大人,其实杂交实验已经有了一些进度。我相信再经过一个冬日的研究,一定能达到增产。”
邴温故颔首,“我相信你。正好清净子那边研究出了一种肥料,可以用来催产和增产,我已经叫人搬来了,你可以试下。”
吴娘子瞪大眼睛,“大人,你真的不是神仙转世吗?”
邴温故想说自己不相信神仙,可是想到他能转世来到大庸,遇见南锦屏,便不能这么说了。
“既然百姓们都说我是辅助帝星的将星转世,那你便当我是将星转世吧。”
“不用当,大人一定是。”
这同时让邴温故想到新的为百姓们增加收入的方法,那就是地笼、火炕、火墙这三样。
邴温故既然想到了,就立刻开始开班讲课。这些在大庸算是一门技术和手艺了,毕竟是能赚钱的本事。
虽然如此,邴温故没有所有百姓都传授,倒不是怕人人都会,百姓们没活可干。
而是邴温故另有打算。他得让他辖下百姓们明白,只有跟着他的政策走,有了好处他才会想着他们。也得让一直支持他跟着他政策走的百姓们看见实打实的好处,百姓们才会选择继续支持他。
不然跟不跟他的政策走,都有好处拿,时间长了,谁还会跟着他政策走,继续支持他。
所以这项技术,邴温故只交给参加扫盲班的成人。
第125章 双儿不配得拿第一名奖学金 县学期末考……
百姓们学了技术, 先回家给自家打了一铺炕。
“这就是邴大人教的火炕。”一个村民兴致勃勃的问道。
村里也有扫盲班,但是愿意参加扫盲班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每个村子就有那么几户人家有资格学县里学习技术。
“对。”
“看着同咱们村子里自己搭的火炕没啥区别。”没有参加扫盲班,故而没学到技术的村人酸溜溜道。
“区别可大了, 大人教授我们技术的时候,讲了很多知识。你们还记得之前李大郎家那火炕夜里睡着睡着突然爆炸了是咋回事吗?大人都给我们讲了,还告诉我们该如何做, 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什么原因啊?”
“我才不会告诉你,这是大人教我的技术。”
“切, 有啥了不起的。”
“火炕是没啥了不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