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40-50(第22/35页)
镜头微笑的孩子。”
此话一出,评委们立刻立刻分为两个阵营, 认为是摆拍的甚至占了上风。
“我都没见过小孩画糖画,更别说他画得是复杂的花篮。”
“拍摄者为了获奖,别出心裁地让小孩摆拍,还特意拔高作品立意, 说小孩在传承传统手工艺,她很成功,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注意。”
“这次是纪实摄影比赛,就算不是纪实摄影,绝对不能让作假的照片获奖。”
甚至有人提出特别离谱的说法:“说不定画面中的不是小孩呢,他或许只是个有儿童面孔的侏儒。”
七嘴八舌的讨论过后,有人建议直接把这张摆拍的作假照片剔除出去,不过也有人说万一是真实抓拍的呢,那么就错杀了一张非常优秀的作品。
两拨人吵了好一会儿,最后有人提出:“既然大家在照片的真是性上有分歧,那么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张照片的真实性问题,这样我们才不会错过能获奖的照片,我们要核实真实性不难吧。”
见所有人都在安静听着,这人继续说:“跟参赛者联系,询问小孩地址,我们去核实一下就行。”
有大聪明马上就说:“你提前联系,人家准备好了接待你,你看到的仍是假象。”
“那就不打招呼直接过去,就像记者采访一样,弄清楚真相并不难。”那人又说。
“我看有可行性,那么罗老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为了一张照片,您不怕远不怕麻烦吧。”
罗老师:“……”
他嫌远嫌麻烦,另外大赛主办方会给出路费吗?怎么办?
要不还是把这张有存疑的照片直接剔除,放弃得了?这样最省力。
——
教舒苑他们班的数学老师很忙,不爱干多判一张卷子这种别人另外给她找的活,但听班主任把来龙去脉一些,也觉得这学生狂妄,应该教育,立刻来了劲头,马上就判卷子。
五分钟时间,等他判完试卷,难以置信地从头回看,准备再核对一遍。
班主任推了推眼镜,看着试卷上面鲜红的对钩难以置信地说:“咋回事,没有一道错的吗?”
数学老师伏案看试卷,说:“我再看看。”
班主任语气殷切:“麻烦你苛刻点,小错也得挑出来。”
三分钟后,数学老师在试卷上郑重地写下阿拉伯数字一百,并把卷子递给班主任说:“全对,一百分。”
数学老师惊讶到张大嘴巴,嘴巴几乎能吞下整个鸡蛋,不敢相信地说:“她能考一百啊。”
等她拿着试卷回到办公室,宣布了这个消息,办公室里立刻沸腾起来,老师们都过来看舒苑的试卷。
“看那学生就特别有自信,原来是都会啊。”
“本来说考九十二就行,结果她考了一百,得给她假吧。”
“肯定得批假,还是五年的假,总不能食言,说到做到。”
班主任本来是想借成绩批评这个学生,但看到她考一百分,最初惊诧,现在反而平静下来。
“那个学生看来并不是投机取巧只想混文凭的人,她说她是被上山下乡耽误的,也许真是这样吧。”班主任说。
老师们都同意她的观点,有人说:“她没学过就全会,说不定是自学过,要不就是天生脑子好使,要是那些年有大学,她肯定能考上,应该已经大学毕业了。”
老师们七嘴八舌议论了好一会儿,班主任老师决定给按照约定给舒苑批假,她现在觉得没必要再教育舒苑,给她批假心甘情愿。
——
舒苑过了一个星期才去找班主任询问成绩,班主任把试卷拿给她看,说:“一百分,按照约定,我给你批假,但是我必须得跟你说清楚,放弃上课是你自己的损失,你不仅得正常交学费,还必须按时来参加考试,任何一科不及格都不给发毕业证,这个完全没有通融的余地,后果自负。”
只要能给批假就好说,舒苑连忙致谢,并保证:“我一定会通过考试,绝对不给班级拖后腿。”
她也并不是完全不来上课,比如期末复习画重点的时候,比如知名教授的课对她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时候,再说发的教材她都会看,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从学校走出来,舒苑心情舒畅,想要拿文凭太难了,她通过积极争取,终于能够以最轻松的方式拿文凭。
——
下午,照相馆,舒苑他们开始打扫卫生,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
地板一尘不染,玻璃窗明几净,接待室就是门面,所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有顾客休息区,干净明亮,给顾客穿的服装都清洗过,干净整洁。
“咱们能评上三级照相馆吧。”王有才拿着干净抹布,边擦拭墙上挂的样片边说。
明天饮食服务公司的人就会来进行评级考核,考核成功的话,大部分照片的价格都可以上调。
舒苑正在擦茶几桌角,很有信心:“咱们都根据评级标准对照过了,没问题,肯定能评上。”
第二天上午,考核员如约而至,手里拿了打分表,一项项打分,本来避着他们不让看,不过考核员觉得他们店一定能通过,把评分表给他们看了,说:“等着吧,能过,没问题。”
半个月后,照相馆如愿评上了三级馆,当然要热烈庆祝,照相馆出钱,他们去国营饭店吃了顿大餐,每个人
现在照相馆业务量稳定,在人民照相馆的重压之下顽强生存,还活得挺好,眼看赵师傅的手跟腿休养的差不多能回店里上班,舒苑在考虑换工作,不想继续在照相馆干,她心仪的单位是杂志社。
她需要能提供更多拍摄机会的平台,而不是在简陋的拍摄室里按部就班地给每个人拍摄差不多的照片。
现在拍的照片除了人不同,她感觉没啥差别,需要技术,但不需要啥创意。
要是能进杂志社的话,她有机会拍摄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
——
再去老宅蹭饭,陈娴比舒苑到得早,就在三进院等她,等母子俩一进院,陈娴就大声招呼她:“嫂子,王小莱的照片登上大众艺术杂志啦。”
舒苑赶紧把自行车停好,接过杂志,封面上就是王小莱在喷泉处淋水的照片,“怎么登上的?”舒苑问。
“自己投稿,她都高兴坏了,她以前还没有刊登出来的照片呢,还是你的照片拍得好,要不是你给她拍,她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照片,还拿了五块钱稿费呢,她不少同学想找你拍。”陈娴说,她替她的朋友高兴。
彩色铜版纸封面,舒苑都觉得照片好看。
“你要是没相机用我再给你借,我跟那些人都是朋友,就是不认识互相帮忙也认识了,三哥咋还不给你买相机呢。”陈娴问。
舒苑连忙推拒:“相机就借这一次就行了,我可不想再借,艺术照先不拍了,你三哥倒是想给买相机,就是我觉得太贵,买个好相机成本都不知道啥时候能收回来,说不定我会买个箱式相机,我再想想。”
小满拿着杂志,眼睛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