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年雪: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昨年雪》 20-30(第14/21页)


    “跟大领导出门,眼快,手快,腿快,嘴不能快。”

    “盯紧领导和秘书,随时关注需求,要既没有存在感,又随时随地出现。”

    “你就当自己是鼠标键盘,要让领导用得顺手,认准你这个牌子,你就立住了。”

    她临时给程音传授心法,《行政人员须知之如何当好一个影卫》,说完又把程音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嗯,体健貌端,盘靓条顺,能进储秀宫当个好宫女。

    “去吧,别紧张,季总挺喜欢你的。”王云曦最后拍了拍她。

    “季总对谁都和气。”程音立刻撇清。

    “这么多年,第一次见他跟人唱歌。”

    “冷门歌,碰巧撞上了。”

    “他以前根本不在意行政部派谁跟着。”

    “曦总,”程音正色,不再与她继续打哑谜,“上次我跟您表过态了,无论如何,我选择跟着您。”

    王云曦总算揭过这一页,目光下移:“裙子不错,鞋差了点,我那有双新鞋买错了码,回头拿给你。”

    王云曦穿35,她穿38,这码错得未免有点离谱。

    程音并不戳穿,笑得很甜:“谢谢曦总!”

    门外停了两辆车。

    上午约的是市委领导,出席人员十分精简,梁冰既然缺席,程音还得暂代秘书。

    按照梁冰的嘱托,她上了季辞的车,发现居然再无旁人,包括浙分的周总,都在另一辆商务车上。

    程音缩了缩脚,疑心自己是否僭越。

    却听季辞温声道:“到后排来。”

    坐定,又听他问:“关于今天要见的副市长,你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出乎意料,但她确实做过功课,于是一一回复,包括履历,兴趣,政策理念……最后这个部分是她从市政.府新闻网站获取的。

    季辞全程安静聆听,目光专注,专注得让她都有些不自在,最终不得不移开视线,盯着司机的后背汇报工作。

    “很好。”最后她听到他这样说。

    她小时候写作业糊弄,很少从季辞那儿得到赞美,大部分时候听到的都是“重做”。

    “很好”二字过于悦耳,程音忍不住看他,发现他竟然在笑。

    眼角的红痕轻挑,笑意还不浅。

    “还能更好。”他继续教她,“看新闻是个好习惯,不过最好自上而下地看。”

    “什么意思?”

    “我国的体制特征,讲究顶层设计。先看国家的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再看省一级,市一级,逐层往下。这样一来,对方在想什么,愁什么,打算做什么,你会摸得更准。”

    程音点头。

    “人们常说,所有的投资机会,都在新.闻.联.播里,就是这个意思。”

    “一家公司的发展机会,也一样吧?”她忍不住接话。

    “是,个人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路径,”季辞笑意温和,“记得我以前跟你说的吗,考试,不是被动应战,你要当出卷人。”

    她当然记得,也许当时没往心里去,但后来他们天各一方,控制不住思念的时候,她会反复回味他讲过的每一句话。

    父亲缺位,母亲忙碌,很多道理没人和她细说,除了三哥。

    如今三哥成了季总,一切时过境迁,她没想到还有机会继续听他讲课。

    “无论写报告、谈生意还是做决策,你都要知道受众是谁,诉求在哪,目的是什么。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出权衡之后的判断。你要尽量知道每个人的动机,每件事的因果,谁受益而谁受损,不停地换位思考。”

    他一边说,她一边用心记,简直都想用笔写下来。

    或许是她的表情过于专注,季辞忍不住笑了,打趣了一句。

    “是长大了啊,以前跟你说这些,三分钟就会不耐烦……”

    何止不耐烦,还要搞些有的没的,施展幼稚的风.骚,试图对他撒娇卖痴……

    程音觉得自己仿佛又社死了,季辞恐怕也想到了她过去闹得那些妖,话说一半停住,抿了抿嘴角,露出忍笑似的神情。

    她确定自己是又社死了。

    以季辞的水平,自然用不着程音出来卖艺,这次会谈似乎只是带她见习。

    她全程扮演了一个花瓶。

    副市长亲切务实,常年招商引资,很懂得如何跟企业负责人聊天。聊到投机处,发现自己和季辞还是校友,又留他在食堂一起吃饭。

    “下午我要去趟儿童福利院,你要是没其他安排,一道去看看。”

    如今下基层调研,讲究“四不两直”,本来副市长就打算微服私访,正好带个懂行的,更见成效。

    他又点了后排就坐的程音:“年轻人一起去吧,热闹点,小孩子喜欢。”

    程音在副市长破例留饭时,已经自动自发,打开手机给王云曦发信息。

    等季辞被问下午有没有安排,他还没回答,程音已上前半步,声音不大不小:“季总,下午暂时没安排。”

    其实有安排,季辞的档期从来爆满,但优先级她心里有数。

    难得遇到大领导心血来潮,是天上掉下的机会。

    于是他们吃了顿食材一流、烹饪二流、卖相三流的公务员饭,共同奔向了儿童福利院。

    福利院在几重山外,距离西溪湿地不远。

    楼是新楼,像个大型的公立学校,硬件条件并不差。但院长没料到会天降一个突击访问,好一通手忙脚乱,又要安排汇报,又想领着参观。

    副市长却说,再去看看上回那些有眼疾的小孩。

    季辞眉心一跳。

    福利院多弃婴,残疾是孩子们被遗弃的主要因素。这家福利院由于照顾眼疾儿童富有经验,全套设施又做了便利化改造,收下了附近区市不少有眼病的孤儿。

    边往里走,副市长边与季辞介绍,都有哪些企业过来送温暖。他特意感谢了柳世的浙江分公司,承包了全部病童的用药,一针单抗上万块的市价,柳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连最新的药都有。”院长接了一句,脸上的感激是真诚无比的。

    季辞一边应诺,一边瞥了周长明一眼:新药?

    虽然已经不再分管研发,但据他所知,柳世所谓的新药,才刚拿到有条件的获批。

    所谓条件获批,用药要进行严格评估,只有少数几家三甲医院定点使用,不太可能对普通公众进行捐赠。

    这支新药季辞知道,传说中的“明珠二号”,之前柳世砸了重金研发多年,可惜一直无法突破技术瓶颈。

    由于长期用药安全无法保证,季辞到柳世之后,决定暂停这个项目,力主迭代老产品,提升明珠一号的效能。

    如今柳亚斌管研发,既不懂技术,又要出成果,估计是把研发部逼得太狠,又翻出了压箱底的“新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