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广告商: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广告商》 140-160(第16/33页)



    罗月止点头:“我自然知道的。”

    “但自从这两年辽国新主亲政,局势便起了些变化。据北境传闻,新帝骁勇,有一天下之心,只不过被辽臣多加劝阻,才一直未生是非。

    直到今年年初……辽主重兵集聚燕云,后又派遣了使者入京,借着西军防范西夏,修筑城寨的由头,曲解朝廷之意。

    辽人说,西军在宋辽边境修筑工事,乃是有意进犯之举,妄图以此威逼,叫中国割让关南。”

    罗月止听得睁大了眼睛。

    他穿越前是个宋史废物,穿越之后也没有测算国运的本事,知道澶渊之盟、靖康之耻已经是知识储备的极限。

    如今朝廷与西夏的战争远在陕西,并不妨碍京城中的百姓生活。

    西军如何,范公如何,在京城百姓听来,不过是远在天边的故事,茶余饭后几句闲谈。

    眼看着如今与西夏的战局稳定,罗月止本以为马上就要重归和平。

    却根本不知道,这个时期宋与辽之间竟还有纷争,甚至是一触即发。

    他身体微微前倾:“然后呢?如今西北战事未定,双线开战恐怕是下下之策,两国可有商谈过?”

    “正准备谈。”赵宗楠回答,“辽人来者不善,出使辽国的差事自然前途叵测,九死一生。朝臣们商议不出合适的人选,已然争执了好些时日。直到……”

    赵宗楠略有停顿。

    “直到吕相举荐了富彦国。”

    罗月止怔然:“这、这是要他……”

    “富彦国忠直善辩,聪慧过人,选他出使亦符合情理。但吕相公此举究竟用意如何,恐怕外人难以知晓分明。”

    “欧阳修乃是富弼好友,此后接连上疏,说起一桩唐时旧事:当时地方节度使叛乱,名臣颜真卿被权相卢杞排挤,出使叛军,结果却命陨他乡。

    他借古喻今,以颜真卿的惨死为前车之鉴,极力反对富弼出使,却于事无补,劄子甚至没有递送到宫中便被压下来了。”

    “外患当前,朝廷不可自乱。富彦国深知不可耽搁,自请北上出使,如今已不在京师,算算脚程,应已经快到河北了。”

    朝堂之上风云诡谲,只听转述便可料想其中刀光剑影,如履薄冰,罗月止感触良多,不由肃然起敬:“富公高义。”

    赵宗楠却继续道:“可如今富彦国走了,欧阳永叔却还在京中。他素来嫉恶如仇,这仇自然要找机会来报。”

    “月止之前掺和进吕相与富彦国的争端,先将富彦国夸成了圣贤,后又刊文盛赞吕相通权达变,我看欧阳身为知谏院,是把你一同记恨上,视你作趋炎附势、朝秦暮楚的小人了。”

    罗月止听得瞠目结舌,脸都要憋红了:“可那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帮富公……这是要冤死我了!”

    “今日在宫中,我听官家的意思,对此谏言倒是没有全信。但今日不信,难免日后会有所动摇。月止应尽早作为。”

    赵宗楠又问道:“故而我叫你主动去找国子监进献《开封日报》,你可知是何意?”

    “我自然明白,你是要我向朝廷表忠心。但你不知道,这报纸虽看着平平无奇,却不是轻易能做好的,我……”

    赵宗楠不讲话,仍静静看着他。

    罗月止与他对视,懵懂地眨眨眼睛,片刻后才彻底反应过来。

    “你是这个意思?”

    “我在外头雇佣了那么多闲汉收集消息,再加上广告坊积攒起的诸行当人脉,这才有足量的内容能将日报支撑起来。”

    罗月止沉吟道:“国子监如今既没有市井关系,又没有整套的活字……就算我主动进献,让《开封日报》收归衙门,国子监也是接不住的,更没有那么多人手去维持运营。到头来这日报,不如依旧下放给我来做。”

    “官家既然亲口说了,如今《开封日报》不过是消闲的小玩意儿,没必要关停,那么国子监大抵会退而求其次,再怎么想,也不过是要求审查之权。”

    罗月止终于觉得思路清晰起来:“……官家要的也不是一潭死水,要的是居重驭轻,防患于未然。”

    赵宗楠道:“还有。”

    罗月止微微叹了口气:“还有增税。单卖报纸不挣钱,但若成了规模,真正挣钱的,是报纸中的广告,这种小伎俩旁人很容易想通。这便是我求神拜佛要割下的肉。”

    赵宗楠这才叹了口气,轻轻挑拨灯油:“不算太笨。”

    他抬眼看着面前这年轻的贾人,这总让人放不下心的、无法公于众的心上人:“但也有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放弃了事。让《开封日报》就停在这这一天,遣散伙计,日后不再出新报。”

    “月止要知道,这与你之前那些奇思妙想皆有不同,报纸行文琐碎,可短短十日之间便扎根于市井,日后更是难免影响民心。这注定是桩受到多方掣肘的生意。”

    赵宗楠轻声问道:“你还要做吗?”

    罗月止静静盯着面前的灯火,没由来的,突然想起今天在吴家的所见。

    吴老匠坐在留仙椅中,紧缩眉头,一个一个字艰难地读着报纸文章,抬眼看到他,眼中的光那么亮。那些街坊将罗月止团团围在中间,张着微微干裂的嘴唇,喋喋不休地说着对报刊的期望……

    罗月止突然笑起来。他回答道:“为何不做呢?”

    “这次若能傍上国子监,那我才是真正算得半个皇商呢。这该叫什么……公私合营?我觉得没什么不好。”

    “税多交些也没甚么,我赚钱的法子多得是……等到日后,没准那铅笔才是赚钱的大头。”

    罗月止眨眨眼,嘴角轻飘飘,笑起来似乎没心没肺的:“我明天一早就去找岑先生。”

    ……

    岑介接过罗月止亲手递上的茶水,慢慢饮下一口:“来得这么快。劄子的事,是长佑同你说了?”

    罗月止低头称是。将愿意把《开封日报》上呈朝廷的一干事宜讲了个明白。

    “官家把口风透漏给长佑,而你今日能找到国子监,说出这样的话,这就是官家想看到的。”岑介笑了一下,“官家还挺喜欢你的,你可知道?”

    君心似海,古往今来能做一国之君的,哪有好懂的人物?

    官家此番又是吓唬又是暗示,他喜不喜欢自己、对报纸究竟是啥看法,罗月止是当真猜不明白:“不敢擅自揣度圣意。”

    “咱们的官家是个仁德之君,对商贾素来是体恤,你也不必害怕。”

    与赵宗楠、罗月止所想几乎一模一样,岑介果然拒绝了由国子监接替编篡。

    “这《开封日报》说的都是民间琐碎的生活事,国子监向来做得是国之重典,经史文章,做起这零零碎碎反倒不便。罗小掌柜有这份心,不如代为经营,也是帮朝廷分忧了。”

    “只要日后掌握好尺度,上承君意,下宣教化,切忌干预官场,妄议时政得失、边机军事,官家还是乐意看到百姓积极读书,怡然自乐的。”

    罗月止一礼躬下:“多谢先生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